所归
【拼音】:suǒ guī
【注音】:ㄙㄨㄛˇㄍㄨㄟ
【结构】:所(左右结构)归(左右结构)
【繁体】:所歸
词语解释归依;归宿。归向;归属。称赞。所归[suǒguī]⒈归依;归宿。⒉归向;归属。⒊称赞。
引证解释⒈归依;归宿。引《老子》:“儽儽兮若无所归。”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⒉归向;归属。引汉杨恽《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汉班彪《王命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⒊称赞。引晋羊祜《让开府表》:“功未为众所归,而荷厚禄,则使劳臣不劝。”
网络解释所归所归,汉语词语,读音是suǒɡuī,是指归依、归宿。
综合释义归依;归宿。《老子》:“儽儽兮若无所归。”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归向;归属。汉杨恽《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汉班彪《王命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称赞。晋羊祜《让开府表》:“功未为众所归,而荷厚禄,则使劳臣不劝。”
汉语大词典(1).归依;归宿。《老子》:“傫傫兮若无所归。”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2).归向;归属。汉杨恽《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汉班彪《王命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3).称赞。晋羊祜《让开府表》:“功未为众所归,而荷厚禄,则使劳臣不劝。”
其他释义1.归依;归宿。2.归向;归属。3.称赞。
1.它还会增强那些反对改革之中国领导人的地位,而使中国改进处理我们所最关切之问题的前景更为恶化,也会阻碍中国发展成为一个更以市场为导向、守法且如众望所归的成为更开放的社会。
2.最后人们才发现他为人骄傲,看不起人,巴结不上他,因此对他起了厌恶的感觉,他那众望所归的极盛一时的场面才黯然失色。
3.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定标准管理,实现了市容管理责有所归、事有人管、不留空白、没有死角。
4.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
5.我的前面是聪明的敌人,后面是无能的同伴,我必须同时与这两者搏斗。而且我自己也不是众望所归的目标。
6.半岛的统一不仅是半岛人民众望所归,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7.小燕坚持原则,有工作经验,又能团结同学,众望所归,大家都选她当班长。
8.小明在班会上,众望所归,被选为班长。
9.他本来是假意谦让,想让众人“坚请不已”,然后顺势登上皇帝宝座,这样不是显得既谦恭又众望所归吗?但是,两白旗并不相让。
10.松公行辈最长,本来就是辛亥光复的首任滇督,又是我们的老领导,众望所归,都督一职,非松公莫属。
读音:suǒ
[suǒ]
1.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6. 姓。
读音:guī
[guī]
1. 返回,回到本处:归国。归程。归侨。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归省(
)(回家探亲)。归真反璞。2. 还给:归还。物归原主。
3. 趋向,去往:归附。众望所归。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归并。归功。归咎。
5. 由,属于:这事归我办。归属。
6. 结局:归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归。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归,宣其室家”。
9. 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