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道体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道体

道体

【拼音】:dào tǐ

【注音】:ㄉㄠˋㄊ一ˇ

【结构】:道(半包围结构)体(左右结构)

【简体】:道体

【繁体】:道體

解释

词语解释道的本体;道的主旨。犹玉体﹑贵体。道体[dàotǐ]⒈道的本体;道的主旨。⒉犹玉体、贵体。

引证解释⒈道的本体;道的主旨。引《淮南子·人间训》:“或明礼义、推道体而不行,或解构妄言而反当。”唐玄宗《以元元皇帝真容应见宣付史馆勅》:“道体无方,元宗有应,形标柱史,名叶新兴。”清陈确《答唯问》:“道体本无穷尽,故须臾不可忘戒惧。”⒉犹玉体、贵体。引《北史·隐逸传·徐则》:“霜风已冷,海气将寒,偃息茂林,道体休悆。”唐欧阳询《题诸家书帖》:“五月中得足下书,知道体平安。”清陈确《与吴裒仲书》:“东瞻澉岭,眊眼欲穿。暑气大盛,不审道体清适何似?”

网络解释道体道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源、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有所不同。

综合释义道的本体;道的主旨。《淮南子·人间训》:“或明礼义、推道体而不行,或解构妄言而反当。”唐玄宗《以元元皇帝真容应见宣付史馆勅》:“道体无方,元宗有应,形标柱史,名叶新兴。”清陈确《答唯问》:“道体本无穷尽,故须臾不可忘戒惧。”犹玉体、贵体。《北史·隐逸传·徐则》:“霜风已冷,海气将寒,偃息茂林,道体休悆。”唐欧阳询《题诸家书帖》:“五月中得足下书,知道体平安。”清陈确《与吴裒仲书》:“东瞻澉岭,眊眼欲穿。暑气大盛,不审道体清适何似?”道体[dàotǐ]道的本体。尊称修道人的身体。《红楼梦.第一回》:「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

汉语大词典(1).道的本体;道的主旨。《淮南子·人间训》:“或明礼义、推道体而不行,或解构妄言而反当。”唐玄宗《以元元皇帝真容应见宣付史馆敕》:“道体无方,元宗有应,形标柱史,名叶新兴。”清陈确《答唯问》:“道体本无穷尽,故须臾不可忘戒惧。”(2).犹玉体、贵体。《北史·隐逸传·徐则》:“霜风已冷,海气将寒,偃息茂林,道体休悆。”唐欧阳询《题诸家书帖》:“五月中得足下书,知道体平安。”清陈确《与吴裒仲书》:“东瞻澉岭,眊眼欲穿。暑气大盛,不审道体清适何似?”

国语辞典道的本体。道体[dàotǐ]⒈道的本体。⒉尊称修道人的身体。引《红楼梦·第一回》:「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

辞典修订版道的本体。尊称修道人的身体。《红楼梦.第一回》:「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

其他释义1.道的本体;道的主旨。2.犹玉体﹑贵体。

道体造句更多 >>

1.宝宝这个几天好能睡哦,一天最多三四个小时醒着,是不是这么小就知道体贴妈妈啊,暗喜!

2.活动中,营员们被分配至古城内的钱庄、镖局、药号等处学习营生之道,体验白手起家的创业之路。

3.以前从来不知道体育馆这种人头攒动寸土寸金的场地里,贵宾套间却是可以个人拥有的。

4.此外,有一半的学生不会测脉搏;不知道体温计中肛表和口表如何区分,如何读数;也说不出胃、肝、肾等人体器官的准确位置。

5.在这种情况下皇马作为雇用公司不会脱离整道体系,但是要等待最终的社会保障部门起草的报告。 

6.在道歉问题上的中庸之道,体现在非常重要的场合,很多被冒犯的一方会选择以大局为重,忍辱负重。

7.只有最聪明的女人才知道,体谅和理解永远比最动人的容貌还能令男人动心。只有痴心的父母,难得孝敬的儿郎。

8.漫步在横穿涵养林的栈道,体验绿色呼吸,观赏自然美景,咀嚼循环发展之妙趣。

9.坚固和完善的坑道体系,是保证上甘岭战役持久防御从而致胜的重要条件大规模构筑坑道工事并依托坑道作战是志愿军将士的伟大发明、伟大创举。

10.恋人是日记:读他的微笑,感受悸动的心跳;读他的味道,体会相伴的美妙;读他的心底,发现装满了自己。日记情人节,读他的祝福,体会满满的幸福。

字义分解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读音:tǐ,tī

[tǐ]

[ tǐ ]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 tī ]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上一个:道言

下一个:道头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