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翰成章
【拼音】:cāo hàn chéng zhāng
【注音】:ㄘㄠㄏㄢˋㄔㄥˊㄓㄤ
【词性】:成语。
【简体】:操翰成章
【繁体】:操翰成章
词语解释翰:鸟毛,借指毛笔。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有文才。⒈翰:鸟毛,借指毛笔。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有文才。
综合释义翰:鸟毛,借指毛笔。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有文才。操翰成章[cāohànchéngzhāng]形容文思敏捷,下笔即成文章。《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句下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曰:「干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
网友释义翰:鸟毛,借指毛笔。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有文才。多用于褒奖人物方面。
国语辞典形容文思敏捷,下笔即成文章。操翰成章[cāohànchéngzhāng]⒈形容文思敏捷,下笔即成文章。引《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句下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曰:「干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成语解释操翰成章
辞典修订版形容文思敏捷,下笔即成文章。《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句下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曰:「干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形容文思敏捷,下笔即成文章。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句下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曰:干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徐幹传》:“幹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宫将文学。”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幹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
读音:cāo
[cāo]
(1)(动)抓在手里;拿:~刀|~心|~纵。
(2)(动)做(事);从事:~作|~劳|重~旧业。
(3)(动)用某种语言、方言说话:~英语|~吴语。
(4)(动)操练:体~|工间~。
(5)(名)品行;行为:~守|~行。
(6)姓。
读音:hàn
[hàn]
〈书〉(名)原指羽毛;后来借指毛笔、文字、书信等:~墨。
读音:chéng
[chéng]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变为:长成。变成。
4.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6.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9.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10.姓。
读音:zhāng
[zhāng]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
(2)(名)条目。
(3)(名)条理。
(4)(名)章程。
(5)(名)奏章。
(6)(名)(Zhānɡ)姓。
(7)(名)图章:印~|盖~。
(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