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成文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成文

成文

【拼音】:chéng wén

【注音】:ㄔㄥˊㄨㄣˊ

【词性】:名词、形容词。

【结构】:成(半包围结构)文(独体结构)

【简体】:成文

【繁体】:成文

解释

词语解释成文chéngwén。(1)形成文字,写在纸上。(2)现成的文章。成文[chéngwén]⒈形成文字,写在纸上。例已有腹稿,尚未成文。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英write;⒉现成的文章。英writtenarticle;

基础解释(名)现成的文章,比喻老一套:抄袭~。②(动)用文字固定下来,成为书面的:文章已有腹稿,尚未~。

引证解释⒈形成乐章、文采、文辞、礼仪等的总称。引《荀子·乐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韩诗外传》卷五:“若夫重色而成文,累味而备珍,则圣人所以分贤愚,明贵贱。”汉扬雄《法言·君子》:“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汉班固《白虎通·情性》:“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晋潘岳《笙赋》:“邇不逼而远无携,声成文而节有叙。”《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自幼聪明,举笔成文,琴棋书画,无所不通。”⒉现成的文章。引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唐刘知几《史通·申左》:“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行也。”清金一《文学观》:“夫谓语必己造,事不古同,诚不免以刻覈待古人,虽以《六经》之尊,除《大易》而外,若《书》、《诗》、《礼》,类皆集成典成文而为书者也。”郭沫若《文艺论集·论诗三札》:“我国虽无‘散文诗’之成文,然如屈原《卜居》、《渔父》诸文以及庄子《南华经》中多少文字,是可以称为‘散文诗’的。”⒊用文字固定下来,成为书面。引《魏书·常景传》:“案如经礼,事无成文;即之愚见,谓不应服。”徐怀中《西线轶事》一:“适应了随时随地面对各种严格的要求,适应了多少条成文不成文的纪律规定。”

网络解释成文(词语概念)成文,汉语词汇。

释义1、指形成文字,写在纸上。或者以其他媒介为载体。2、现成的文章。3、用文字固定下来,成为书面。

综合释义形成乐章、文采、文辞、礼仪等的总称。《荀子·乐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韩诗外传》卷五:“若夫重色而成文,累味而备珍,则圣人所以分贤愚,明贵贱。”汉扬雄《法言·君子》:“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汉班固《白虎通·情性》:“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晋潘岳《笙赋》:“邇不逼而远无携,声成文而节有叙。”《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自幼聪明,举笔成文,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现成的文章。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唐刘知几《史通·申左》:“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行也。”清金一《文学观》:“夫谓语必己造,事不古同,诚不免以刻覈待古人,虽以《六经》之尊,除《大易》而外,若《书》、《诗》、《礼》,类皆集成典成文而为书者也。”郭沫若《文艺论集·论诗三札》:“我国虽无‘散文诗’之成文,然如屈原《卜居》、《渔父》诸文以及庄子《南华经》中多少文字,是可以称为‘散文诗’的。”用文字固定下来,成为书面。《魏书·常景传》:“案如经礼,事无成文;即之愚见,谓不应服。”徐怀中《西线轶事》一:“适应了随时随地面对各种严格的要求,适应了多少条成文不成文的纪律规定。”

网友释义成文,汉语词汇。拼音:chéngwén释义:1、指形成文字,写在纸上。或者以其他媒介为载体。2、现成的文章。3、用文字固定下来,成为书面。

汉语大词典(1).形成乐章、文采、文辞、礼仪等的总称。《荀子·乐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韩诗外传》卷五:“若夫重色而成文,累味而备珍,则圣人所以分贤愚,明贵贱。”汉扬雄《法言·君子》:“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汉班固《白虎通·情性》:“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晋潘岳《笙赋》:“迩不逼而远无携,声成文而节有叙。”《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自幼聪明,举笔成文,琴棋书画,无所不通。”(2).现成的文章。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唐刘知几《史通·申左》:“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行也。”清金一《文学观》:“夫谓语必己造,事不古同,诚不免以刻覈待古人,虽以《六经》之尊,除《大易》而外,若《书》、《诗》、《礼》,类皆集成典成文而为书者也。”郭沫若《文艺论集·论诗三札》:“我国虽无‘散文诗’之成文,然如屈原《卜居》、《渔父》诸文以及庄子《南华经》中多少文字,是可以称为‘散文诗’的。”(3).用文字固定下来,成为书面。《魏书·常景传》:“案如经礼,事无成文;即之愚见,谓不应服。”徐怀中《西线轶事》一:“适应了随时随地面对各种严格的要求,适应了多少条成文不成文的纪律规定。”

国语辞典已成的文章。成文[chéngwén]⒈已成的文章。引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⒉形成乐章、文章等。引《文选·潘岳·笙赋》:「迩不逼而远无携,声成文而节有叙。」《喻世明言·卷三〇·明悟禅师赶五戒》:「自幼聪明,举笔成文,琴棋书画,无所不通。」⒊已成规律的条文。引《魏书·卷八二·常景传》:「案如经礼,事无成文;即之愚见,谓不应服。」英语written,statutory法语écrit,statutaire

辞典修订版已成的文章。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形成乐章、文章等。《文选.潘岳.笙赋》:「迩不逼而远无携,声成文而节有叙。」《喻世明言.卷三零.明悟禅师赶五戒》:「自幼聪明,举笔成文,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已成规律的条文。《魏书.卷八二.常景传》:「案如经礼,事无成文;即之愚见,谓不应服。」 

辞典简编版完成文章。 【造句】他的才思敏捷,往往下笔成文。已成规律的条文。 【造句】依照学校成文规定,上课是不能随便吃零食的。

其他释义1.形成乐章﹑文采﹑文辞﹑礼仪等的总称。2.现成的文章。3.用文字固定下来,成为书面。

成文造句更多 >>

1.成文兄自幼酷爱书画,寒暑不辍,笔耕不止,临池不废至竟夜。

2.我不能装作深谙成文之道,或是尽悉一个来自于某个智慧的评论家能够改进我写作的建议。

3.就是臣,把臣前后过错累积叠成文案,也难逃辜恩溺职之罪。

4.英酒吧的不成文规定,吧台。

5.这年头担任王子的伴读或者老师都是无上的荣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读书人终身的追求。

6.因为如果把刚才两人所聊的,形成文字形成制度颁布下去,那么在两个基地中将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大好局面。

7.在成吉思汗的大扎撒颁布以前,大家都自觉按照自古以来约定俗成的约孙行事,这不成文的法律和道德维系着一个不同于农耕文明的松散社会。

8.知识工程师将这些问题和备选方案写成文档,编写文档时采用将来时态,其口吻就像技术导师在交谈时所使用的口吻一样。

9.在忽视正义的地方,在作为正义核心的平等在成文法条款中不断遭否定的地方,那里的法律就不仅仅是“不公正的法律”,而是完全失去了法律的本性。

10.那是高山春雪初融,化为溪涧游走峡谷,一路行来,只见水珠迸射,阳光烁金,时有桃花成文,或遇云影结上了荇藻。张晓风 

字义分解

读音:chéng

[chéng]

[ chéng ]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变为:长成。变成。

4.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6.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9.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10.姓。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上一个:成坏

下一个:成日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