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口
【拼音】:sān chà kǒu
【注音】:ㄙㄢㄔㄚˋㄎㄡˇ
【结构】:三(独体结构)岔(上下结构)口(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三个不同方向且不规则的路口。⒈戏曲传统剧目。宋将焦赞获罪发配,途经三岔口,夜宿黑店,店主刘利华欲加杀害,任惠堂奉杨六郎命暗中保护,杀刘救焦。1951年改编本改为刘、任都为保护焦赞而发生误会,最后言归于好。
基础解释三岔路口sānchàlùkǒu三条方向不同的路交叉之处
法语Divergence
其他释义戏曲传统剧目。宋将焦赞获罪发配,途经三岔口,夜宿黑店,店主刘利华欲加杀害,任惠堂奉杨六郎命暗中保护,杀刘救焦。1951年改编本改为刘、任都为保护焦赞而发生误会,最后言归于好。
1.我想您可能会喜欢三岔口。它很受欢迎。
2.最后他们来到一个地方,河流分成三支,这地方现在有一个名叫三岔口的小镇,在蒙大拿州。
3.的三岔口,往南十里之遥就是朝阳堡,往西是一条崎岖不平、百折千回的小路,通往西边重重叠叠、高耸入云的大山深处。
4.几人停在三岔口等了半天,仍是不见二人归来,肖扬有些耐不住性子,于是对李老棍子说道“我回去找找他们。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chà
[chà]
(1)(形)分歧的;由主干分出来的:~路|~流。
(2)(形)前进时离开原来的方向而偏到一边儿:车子~上了小道。|他用别的话~开了。
(3)(形)(时间)互相让开;避免冲突:要把这两个会的时间~开。
(4)(形)(~儿)岔子。
(5)(形)〈方〉(嗓音)失常:她越说越伤心;嗓音都~了。
读音:kǒu
[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