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贼作父
【拼音】:rèn zéi zuò fù
【注音】:ㄖㄣˋㄗㄟˊㄗㄨㄛˋㄈㄨˋ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认贼作父
【繁体】:認賊作父
词语解释认贼作父rènzéizuòfù。(1)把仇敌认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认贼作父[rènzéizuòfù]⒈把仇敌认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例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伥,人人认贼作父,…。——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追悼》英takethefoeforone’sfather;
基础解释比喻把敌人认作亲人。
引证解释⒈比喻把敌人当父亲,甘心投靠。引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倀,人人认贼作父……把那无量数的恩铭一个个斩尽杀絶,方泄我心头之恨。”亦作“认贼为父”。苏曼殊《遯迹记》:“先是余家既亡,悵悵无之。大盗更迫我儕,为供奔走。测彼居心,是畜猎犬之技。斯时认贼为父,自残梵裔者,亦復不少。”续范亭《号召山西人民推翻万恶无耻军阀阎锡山》:“为了个人利益,不惜认贼作父,为虎作倀,从此汉奸降将大批出现。”
网友释义认贼作父,拼音是rènzéizuòfù,意思是把仇敌当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
汉语大词典比喻把敌人当父亲,甘心投靠。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伥,人人认贼作父……把那无量数的恩铭一个个斩尽杀绝,方泄我心头之恨。”亦作“认贼为父”。苏曼殊《遁迹记》:“先是余家既亡,怅怅无之。大盗更迫我侪,为供奔走。测彼居心,是畜猎犬之技。斯时认贼为父,自残梵裔者,亦复不少。”续范亭《号召山西人民推翻万恶无耻军阀阎锡山》:“为了个人利益,不惜认贼作父,为虎作伥,从此汉奸降将大批出现。”
国语辞典讥讽不明事理而将仇敌当作亲人。比喻甘心投靠敌人,如:「那般贪官污吏,人面兽心,认贼作父,真是令人不齿。」认贼作父[rènzéizuòfù]⒈讥讽不明事理而将仇敌当作亲人。比喻甘心投靠敌人。例如:「那般贪官污吏,人面兽心,认贼作父,真是令人不齿。」近认敌为友认贼为子反大义灭亲成语解释认贼作父
辞典简编版讥讽不明事理而将仇敌当作亲人。比喻甘心投靠敌人。 【造句】那般贪官污吏,人面兽心,认贼作父,真是令人不齿。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讥讽不明事理而将仇敌当作亲人。比喻甘心投靠敌人,如:那般贪官污吏,人面兽心,认贼作父,真是令人不耻。
出处罗国土、刘迪华《黑水魂》:“老毛子心辣手黑;二毛子认贼作父;此事不能不防。”
法语mettre sa confiance en un malfaiteur、considérer l'ennemi comme parent
其他释义把仇敌当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
1.数千年来,中国历朝历代,几乎无一不与外患相始终——陷没半壁、苟安一隅者有之;割地赔款、屈辱求和者有之;腼颜事敌、认贼作父者亦有之。
2.司马轻姗银牙紧咬,暗道,小豆认贼作父,罪不容诛,杀了老贼,再杀小贼。
3.那些见利忘义的小人,丧失民族气节的败类,常常以敌为友,甚而认贼作父。
4.他为求平步青云,竟然认贼作父,十分可耻。
5.哈哈,真是好笑,既然知道是杀头的罪名,为何你父子任然胆大妄为,为了偷习魔功,不惜认贼作父,这当真是利欲熏心,令人齿冷。
6.因为它们的,因为它们的选择性失明,因为它们的龌龊,因为它们的卑鄙无耻,因为它们的认贼作父,因为它们的狗奴才相。
7.如果你真的要认贼作父,那我们就从此一刀两断!
8.这个卖国求荣的汉奸,竟然认贼作父。
9.汪精卫投降日寇,认贼作父,遭到了人民的唾弃。
10.国人对他这种明目张胆,认贼作父的丑行,无不切齿痛恨。
读音:rèn
[rèn]
(1)(动)认识;分辩:~字|~清是非。
(2)(动)跟本来没有关系的人建立某种关系:~老师。
(3)(动)表示同意;承认:~可|~输|~错儿。
(4)(动)认吃亏(后面要带‘了’):你不用管;这事我~了。
读音:zéi
[zéi]
(1)(名)偷东西的人。
(2)(名)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
(3)(形)邪的;不正派的。
(4)(形)狡滑:老鼠真~。
(5)(动)〈书〉伤害:戕~。
(6)(副)〈方〉多用于不满意或不正常的地方:~凉|~冷|~热。
读音:zuò,zuō
[zuò]
[ zuò ]1.劳动;劳作:精耕细~。~息制度。
2.起:振~。枪声大~。
3.写作;作品:著~。佳~。
4.假装:~态。装模~样。
5.当作;作为:过期~废。
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斗争。自~自受。
7.同“做”。
[ zuō ]作坊:小器~。
读音:fù,fǔ
[fù]
[ fù ]1. 爸爸,母亲的丈夫:父母。父辈。父子。父兄。
2.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父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父。舅父。
[ fǔ ]1. 老年人:田父。渔父。
2. 同“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