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主义
【拼音】:lì jǐ zhǔ yì
【注音】:ㄌ一ˋㄐ一ˇㄓㄨˇ一ˋ
【词性】:名词。
【简体】:利己主义
【繁体】:利己主義
词语解释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和生活态度。亦专指一种伦理学说,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把个人幸福作为一切行动的规范。利己主义[lìjǐzhǔyì]⒈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和生活态度。亦专指一种伦理学说,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把个人幸福作为一切行动的规范。
引证解释⒈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和生活态度。亦专指一种伦理学说,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把个人幸福作为一切行动的规范。引梁启超《新民说》第二节:“此虽利己主义之鄙言,而实鞭策人自治自助之警句也。”巴金《灭亡》第九章:“他好象是一个利己主义者,而且他也曾向人宣传过他底利己主义。”
网络解释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是指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别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思想。利己主义是指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其特征是:从极端自私的个人目的出发,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追逐个人名利,历来是一切利己主义者的人生目的。
综合释义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和生活态度。亦专指一种伦理学说,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把个人幸福作为一切行动的规范。梁启超《新民说》第二节:“此虽利己主义之鄙言,而实鞭策人自治自助之警句也。”巴金《灭亡》第九章:“他好象是一个利己主义者,而且他也曾向人宣传过他底利己主义。”利己主义[lìjǐzhǔyì] 「利己主义」或自我主义是指行动以是否有利于自己为出发点。心理的利己主义以为人天生即是自私自利的,只会追求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务。伦理的利己主义讨论人之自卫自利和自求快乐为行为标准。合两种论点而出现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
汉语大词典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和生活态度。亦专指一种伦理学说,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把个人幸福作为一切行动的规范。梁启超《新民说》第二节:“此虽利己主义之鄙言,而实鞭策人自治自助之警句也。”巴金《灭亡》第九章:“他好象是一个利己主义者,而且他也曾向人宣传过他底利己主义。”
国语辞典以自己的利益幸福,做为人生行为目的和道德标准的主义,倡于英人霍布斯及德人尼采等。利己主义[lìjǐzhǔyì]⒈以自己的利益幸福,做为人生行为目的和道德标准的主义,倡于英人霍布斯及德人尼采等。反利他主义
辞典修订版以自己的利益幸福,做为人生行为目的和道德标准的主义,倡于英人霍布斯及德人尼采等。也称为「爱己主义」。
其他解释(Egoism)伦理学名词。与利他主义相对待。指凡以一己之幸福为人生行为之鹄的、道德之标准者。霍布斯、斯宾挪莎等主之。
其他释义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别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思想。
1.人们宣扬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只有失掉了利己主义才是美好的,只有在为了过分人道的亲爱者好儿女或好配偶而牺牲了自己神圣的思想时才是美好的!罗曼·罗兰。
2.利己的人最先灭亡。他活着是为自己。如果他的这个“我”被损坏了,那他就无法生存了。他的前面一片昏暗,只有利己主义和注定的悲衰。
3.要克服利己主义思想,摆脱名缰利索的羁绊,多做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把部队的基础打牢夯实,为长远发展攒足后劲。
4.这不仅仅是主角与黑帮老大的冲突,而是人道主义与利己主义上演了持续数百年的布满硝烟的战场。非天夜翔。
5.个人本位主义、合理利己主义、虚假的集体主义等等,由于其种种局限性,不能作为现时代的伦理价值导向。
6.由于利己主义前提的限囿,合理利己主义在理论形式和理论内容上不仅具有其局部合理因素,而且即使在实践中也不乏有益启示,但是在面临现实利益冲突时却注定会陷入左右两难的因境。
7.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上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趁势抬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成为制约学校德育效果的外在因素。
8.对某些尊奉“功利哲学”的利己主义者而言,谈责任甚至等同于痴傻憨。
9.人的理想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10.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读音:lì
[lì]
(1)(形)锋利;锐利。
(2)(形)顺利;便利:不~|成败~纯。
(3)(名)利益:有~有弊。
(4)(名)利润或利息:暴~|本~两清。
(5)(动)使有利:毫不~己;专门~人。
(6)(Lì)姓。
读音:jǐ
[jǐ]
(1)(代)自己:舍~为人|坚持~见。
(2)(名)天干的第六位。参见〔干支〕。
读音:zhǔ
[zhǔ]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
)。6. 预示: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读音:yì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