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不轨
【拼音】: tú móu bù guǐ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圖謀不軌
【注音】: ㄊㄨˊ ㄇㄡˊ ㄅㄨˋ ㄍㄨㄟˇ
【简拼】: TMBG
【结构】: 动宾式成语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辩形】: 图谋不轨和“包藏祸心”;均有“谋划干坏事”之意。但图谋不轨所干的是“不轨”之事;即法令所不许的非常活动;而“包藏祸心”;是指所想的是祸害人的事。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1、理想信念坚定,没有私心杂念,自能秉公用权、依法办事;理想信念丧失,一心当官发财,就会滥用权力,图谋不轨,一步步滑向深渊。
2、警察逮捕他并非是因为他真的犯了什么罪,照警察的说法是因为他四处游逛图谋不轨。
3、当初自己通过打压昆仑派来向天池剑宗挑衅,由于把攻击的焦点集中在昆仑一派的身上,又扣上了里通外国、图谋不轨、与官府对抗的大帽子,方才侥幸成功。
4、日后,蓟镇总兵官的骑兵携带私信不断来往于首辅大人的私邸,这更使他们的反对者在日后清算张居正的时候,有了借口,甚至指斥他们二人图谋不轨造反了。
5、你们这四个异人闯入我府邸图谋不轨,老爷我先略施薄惩,等会将你们送去官府法办。
6、甚至,如果没有腰牌就擅自闯入皇宫,那可是可以按照图谋不轨来论罪的。
7、选举期间,警方极力扫黑,以防蠢蠢欲动的歹徒图谋不轨。
8、大人,按照我大清的律法,诬告要反坐啊!张虎和苟知县告的是收买民心,图谋不轨。
9、网络安全,要防患未然于前,这样才能降低和减免用户的损失和打击的成本;对于网络犯罪,更要重拳出击在后,这样才能让玩忽职守者和图谋不轨者心生惕惧。
10、那是一个图谋不轨的坏分子。
读音:tú
[tú]
(1)(动)想
(2)(名)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
(3)(动)谋划;计划:~谋不轨。
(4)(名)贪图。
(5)(名)意图。
读音:móu
[móu]
(1)(名)主意;计谋;计策:阴~|足智多~。
(2)(名)(动)图谋;谋求:~生|~害。
(3)(名)(动)商议:不~而合。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guǐ
[guǐ]
(1)(名)路轨:钢~|铁~。
(2)(名)轨道:出~|无~电车。
(3)(名)比喻办法、规矩、秩序等:常~|越~|步入正~。
三国时期,孙权死后,10岁的儿子孙亮继位,朝政由大将军诸葛恪、会稽太守滕胤共同辅政,偏将军孙惏谋害滕胤,势力逐渐增强,开始胡作非为。孙亮想除掉孙惏反而被他赶下台,迎立孙休为皇帝,孙休还未登基,他又想图谋不轨被虞汜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