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枉法
【拼音】: xùn sī wǎng fǎ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徇私枉灋
【注音】: ㄒㄨㄣˋ ㄙ ㄨㄤˇ ㄈㄚˇ
【简拼】: XSWF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当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1、法官断案一定要大公无私,不能徇私枉法,偏袒一方。
2、京城之内,辇毂之下,竟有这等徇私枉法鱼肉百姓的公门败类。
3、法官审案,应秉公办理,不能徇私枉法。
4、当年宋远桥亲眼见到师父拍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又逐去了他掌门人的职位,虽然感激师父秉公办案,丝毫不徇私枉法,偏袒于谁。
5、陛下,臣今日要弹劾蒙恬将军,他监造长城不力,徇私枉法,贪污舞弊,致使长城崩塌!
6、并不是因为张九龄有多讨人嫌,是因为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
7、衡水市桃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饶阳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侯国俊等六人涉嫌徇私枉法犯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8、执法者应铁面无私,如果徇私枉法,则国法尊严难显。
9、他身为国家干部,徇私枉法,辜负了人民的重托。
10、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检察院公诉科原助理检察员裴仕伟徇私枉法案。
读音:sī
[sī]
(1)禾名。
(2)(形)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产|~仇。
(3)(名)私心;私利。
(4)秘密而不合法:~法|~党。
(5)(形)暗地里、私下:~通|~了。
读音:wǎng
[wǎng]
(1)(形)弯曲或歪斜。
(2)(动)使歪曲:~法。
(3)(形)冤屈:冤~。
(4)(副)白白地;徒路。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