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继踵
【拼音】: bǐ jiān jì zhǒng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比肩繼踵
【注音】: ㄅ一ˇ ㄐ一ㄢ ㄐ一ˋ ㄓㄨㄥˇ
【简拼】: BJJZ
【结构】: 联合式成语
【正音】: 踵;不能读作“zhònɡ”。
【辩形】: 这里的“比”不是“相比”的意思。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1、居高临下望着下方比肩继踵密密麻麻的人群,时不时又朝吧台前招待客人安排着服务员的空宁瞧上两眼,感触颇大。
2、喝完酒的一干人等回到了网吧,果然是人山人海啊,说比肩继踵都是轻的,常胜网吧简直挤成了一个“沙丁鱼罐头”。
3、终于挤上了一辆巴士,我在比肩继踵的乘客中站稳了脚跟。
4、恶言恶语比肩继踵而来,听的徐云直翻白眼。
5、放榜日,贡院张贴的甲乙两榜前,人山人海,比肩继踵。
6、异兽成百上千,拥挤在石阶上,不时有同伴被撞下山崖,然而坠崖的异兽竟似毫发无伤,紧随其后复又追上,如此比肩继踵,好不可怖。
7、如今的琅琊郡内,百姓殷实富足,由于郡内鼓励工商,街头上做生意的小摊贩比肩继踵,这才刚一大清早的,各种吆喝声随处都可以听见。
8、前往报名处中的夜冥,看着比肩继踵的人潮,说道。
9、甚至有的人在说现在都城永安早已经比肩继踵,人山人海。
10、比肩继踵,人声鼎沸啊,挤得水泄不通,一眼望去,黑压压的尽是人头。
读音:bǐ
[bǐ]
(1)(动)比较;较量:~武|~干劲。
(2)(动)能够相比:坚~金石。
(3)(动)比画:连说带~。
(4)(动)对着;向着:民兵用枪~着特务。
(5)(动)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动)比方;比喻:把帝国主义~作纸老虎。
(7)(动)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
(8)(动)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
(9)(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他~我强。
(10)(旧读bì)〈书〉(动)紧靠;挨着:~肩|鳞次栉~。
(11)(旧读bì)〈书〉(动)依附;勾结:朋~为奸。
(12)(旧读bì)〈书〉(副)近来:~来。
读音:jiān
[jiān]
(1)(名)肩膀:两~|并~。
(2)(动)担负:息~|身~大任。
读音:jì
[jì]
(1)(动)继续;接续。~任|中~线|前赴后~。
(2)(动)继而:初感头晕;~又吐泻。
读音:zhǒng
[zhǒng]
(1)(名)脚后跟。
(2)(动)亲到。
(3)(动)跟随。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见他矮小就说齐国无人才派他来。晏婴回答说:“齐国都城临淄有3万户人家,可以挥汗成雨,大街上行人比肩继踵,热闹非凡。”巧妙地应对楚王。楚王刮目相看,改用高规格接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