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善而从
【拼音】: zé shàn ér cóng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擇善而従
【注音】: ㄗㄜˊ ㄕㄢˋ ㄦˊ ㄘㄨㄥˊ
【简拼】: ZSEC
【结构】: 偏正式成语
【正音】: 从;不能读作“cōnɡ”。
【辩形】: 择善而从与“见贤思齐”有别:择善而从侧重于形容选择好办法;“见贤思齐”侧重于形容好人物。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1、在改革开放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有择善而从,才不致迷失方向。
2、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是资产阶级的发家史,是资本主义制度创立过程最基本的运行机制,中国的新自由主义学派想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对西方经济学恐怕只能择善而从之,否则没有出路。
3、他根据钱泰吉的校本和他自己所见到的各种旧刻古本和时本,择善而从,兼采诸家,金陵局本就是经过他的校考之后刊行的。
4、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民族、集体的生存之基。诚实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言必信,行必果”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5、因而,对纷纭庞杂的文化定义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清理,既洞识其优长,又见察其缺失,不拘一家,择善而从之,从而达到符合时代发展高度的更明晰和更准确的界说,无疑是必要的。
6、这就是上帝的一个特别之处:他能够分辨善恶并且择善而从。
7、这种转型表现为观念层面和物化层面的巨大变化,前者的标志是由最初对西方各种新理论和新方法的盲目信奉,变为择善而从,再到独立创造。
8、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9、择善而从: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10、青少年要择善而从,不能盲目地追赶所谓的潮流。
读音:zé,zhái
[zé]
[ zé ]1. 挑拣,挑选:择取。择优。抉择。择善而从。饥不择食。
[ zhái ]1. 义同“择”(zé),用于口语:择不开(分解不开;摆脱不开)。择菜。择食。
读音:shàn
[shàn]
(1)(形)善良;慈善:~举|~事。
(2)(形)善行;善事:行~。
(3)(形)良好:~策|~本。
(4)(形)友好;和好:友~|亲~。
(5)(形)熟悉:面~。
(6)(形)办好;弄好:~后|~始~终。
(7)(形)擅长;长于:多谋~断。
(8)(形)好好地:~自保重。
(9)(形)容易;易于。
读音:ér
[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cóng
[cóng]
[ cóng ]1.依顺:顺~。盲~。~善如流。
2.采取,按照:~优。
3.跟随:愿~其后。
4.跟随的人:侍~。仆~。
5.参与:~业。~政。投笔~戎。
6.由,自:~古至今。~我做起。
7.次要的:主~。~犯。
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父(伯父、叔父的通称)。
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
10.姓。
[ zòng ]1.古同“纵”,竖,直。
2.古同“纵”,放任。
春秋时期,执政大臣魏献子把祈氏的领地分为7县,把羊舌氏的领地分为3县,委派与提拔一些地方长官。他想启用魏戊,担心人家说他偏私,问大夫成傳,成傳认为只要有才德,就不论亲疏,关键看能不能择善而从,能不能赏罚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