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动物
【拼音】: lěng xuè dòng wù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冷血動物
【注音】: ㄌㄥˇ ㄒㄩㄝˋ ㄉㄨㄥˋ ㄨˋ
【简拼】: LXDW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当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
出处钱钟书《围城》:“李先生本来像冬蛰的冷血动物,给顾先生当众恭维得春气入身,蠕蠕欲活。”
语法冷血动物作宾语、定语;指对人对事冷漠的人。
示例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没想到满小姐竟是冷血动物!”
1、他们说他是个毫无怜悯心、点也不和蔼的冷血动物。
2、他们说他是个毫无怜悯心、一点也不和蔼的冷血动物。
3、如同蛇、青蛙或其他“冷血”动物一样,树獭的体温在阳光灿烂的晴天最高,夜晚和阴雨天体温则最低。
4、他剪着平头,灰色的短头发有种说不出的冷血动物的蠢相。
5、一情深就庸俗一怀念就落伍,酷酷的快活容不下多余的感触,一认真就会输于是乎不在乎,酷酷的幸福属于热情冷血动物,一情深就庸俗一怀念就落伍,酷酷的快活容不下多余的感触,一认真就会输于是乎不在乎,酷酷的幸福属于热情冷血动物。
6、这是一个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像蛇,熊,青蛙……之类的冷血动物都停止了冬眠,爬上地面欣赏春天。小鸟鸣春,百花争艳,小草发芽,燕子也飞回来搭窝了,春天使给大地恢复了万紫千红的气氛。
7、春天到了,真美呀!这是一个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像蛇,熊,青蛙……之类的冷血动物都停止了冬眠,爬上地面欣赏春天。小鸟鸣春,百花争艳,小草发芽,燕子也飞回来搭窝了,春天使给大地恢复了万紫千红的气氛。
8、冷血动物。从小到大,不止一个人这么说我。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是真的以为他们都是对的。因为我很少被什么东西感动。年龄越大,可以感动我的东西就越来越少。
9、跟着时候的推移,人们对这种差异的描绘越来越精确和存心义,可是“热血动物”和“冷血动物”这一陈腐的分类体例至今仍在民众词汇中有所反应。
10、狐美人常常骂我木头疙瘩,冷血动物。
读音:lěng
[lěng]
(1)(形)温度低;感觉温度低
(2)(动)〈方〉使冷(多指食物)
(3)(形)不热情;不温和
(4)(形)寂静;不热闹
(5)(形)生僻;少见的
(6)(形)不受欢迎的;没人过问的
(7)(形)乘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
(8)(Lěnɡ)姓。
读音:xiě,xuè
[xuè]
[ 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 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 xiě ]1.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读音:dòng
[dòng]
(1)(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搬~。
(2)(名)动作:一举一~。
(3)(动)使用:~脑筋。
(4)(动)感情起反应:~人。
(5)(动)开始做:~工。
(6)(副)动不动;常常:观众~以万计。
读音:wù
[wù]
(1)(名)东西:~品|宝~。
(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
(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