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虎踞
【拼音】: lóng téng hǔ jù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龍騰虎踞
【注音】: ㄌㄨㄥˊ ㄊㄥˊ ㄏㄨˇ ㄐㄨˋ
【简拼】: LTHJ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势力强盛,雄据一方。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钦士》:“彼虽降高抑满,以贵下贱,终亦并目以远其明,假耳以广其聪,龙腾虎踞,宜其然也。”
语法龙腾虎踞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1、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少室山巍峨之势已在眼前,众人极目远望,只见这少室山峻峭挺拔,峰簇起伏,犹如剑戟交错而罗,又似奇珍异兽龙腾虎踞;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绵延。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读音:téng
[téng]
(1)(动)奔驰或跳跃:~空|~起。
(2)(动)升到空中:升~|飞~。
(3)(动)使空:~开|~地方。
(4)(动)用在某些动词后表示反复:折~|翻~。
(5)(动)(Ténɡ)姓。
读音:hǔ
[hǔ]
读音:jù
[jù]
(1)(动)蹲或坐:龙盘虎~。
(2)(动)盘踞;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