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
【拼音】: shuō sān dào sì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説三道四
【注音】: ㄕㄨㄛ ㄙㄢ ㄉㄠˋ ㄙˋ
【简拼】: SSDS
【结构】: 联合式成语
【正音】: 说;不能读作“shuì”。
【辩形】: 见“说长道短”(909页)。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1、生活中总是有些喜欢说三道四,搬弄是非的人,我们要时刻警惕他们。
2、王二嫂是个出了名的长舌妇,就爱在邻居之间说三道四,搬弄是非。
3、你真的很了不起,别让任何人对此说三道四你是稀世珍奇,旁人终生寻求的宝藏,不及你的百万分之一。
4、是非传闻',当然一定在别人口嘴上听闻我的八卦新闻',但是不代表我会像那样说三道四',不代表在我这可以收到什么爆料?
5、我们过去的公民教育是:不要对这个国家说三道四,拣好的说就是爱这个国家,家丑不可外扬。错了,真正的公民是有责任的,不光是说这个国家好叫爱国,指出这个国家和政府运作过程中的毛病也是爱国,一定程度上讲是更爱国。
6、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当公众无从对制度建构说三道四的时候,把反腐寄托于奢侈品消费的蛛丝马迹之上,也是一种“不得已而求其次”的最佳选择。
7、一麟半爪雕虫小技而已,不刻苦攻读系统学习,害臊还来不及,还好意思这儿说三道四。
8、中午时,田乔林和几个田氏家族成员挤到楚江童的家门口,嘁嘁喳喳,说三道四。
9、这是最安全的决定,不会有人说三道四,那是做蠢事的人要去担心的。
10、在家庭成员不在场时,不要对他们说三道四,这种重要的感情投资仅次于道歉。
读音:shuō,shuì,yuè
[shuō]
[ shuō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说话。说明。演说。解说。
2. 介绍:说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说媒。
3. 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
4. 责备:数说。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 shuì ]1.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 yuè ]1. 古同“悦”。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读音:sì
[sì]
(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数目:~个|~位。
(3)姓。
(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