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才若渴
【拼音】: ài cái ruò kě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愛才若渴
【注音】: ㄞˋ ㄘㄞˊ ㄖㄨㄛˋ ㄎㄜˇ
【简拼】: ACRK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1、如果不是遇到爱才若渴的郑小华,而是遇到一个妒贤嫉能的人,以我当时锋芒毕露的样子,一定会被他扼杀在摇篮之中。
2、回到徐州,布吕举行了盛大的欢迎酒宴以显示自己是个爱才若渴的贤明之主,吕绮英将徐州文武官员中能算得上是一号人物的一一给周瑜介绍了个遍,相互交流,感情融洽。
3、校长虽然爱才若渴,但却并不真正了解这些年轻教师。
4、若是刘氏负君,可速来降,荆王爱才若渴,他日必委君重任,执掌三军,剿灭曹贼,不失君平生之志也。
5、这一世的东方修哲依旧保留着上一世爱才若渴的心,见到有才之人便想收为己用,就算不能收为己用也会与之交好。
6、赵白爱才若渴,此时喜悦之情尽形于色。
7、那当然呣,自古想弄事的英雄,谁不是爱才若渴?咱只要把久娃弄过来,就是如虎添翼。
8、赵白爱才若渴,此时喜悦之情尽形于色。(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爱才若渴造句)
9、他们发现了佳人并非因为‘爱才若渴’而做婊子的,佳人只为的是钱。
读音:ài
[ài]
(1)(动)对人和事物有很深的感情
(2)喜欢;喜好:~游览|~看电影。
(3)爱惜;爱护:~公物|~集体荣誉。
(4)常常发生的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说|铁~生锈。
读音:cái
[cái]
(1)(名)才能。
(2)(名)有才能的人:~子。
(3)(名)姓。
(4)(副)刚才;表示以前不久。
(5)(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6)(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
(7)(副)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含有“刚刚”的意思。
(8)(副)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等;有“只”、“仅仅”的意思。
(9)(副)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风景~美呢!
读音:ruò,rě
[ruò]
[ ruò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rě ]1. 〔般若〕见“般3”。
读音:kě
[kě]
(1)(动)口干想喝水:解~。
(2)(副)迫切地:~望|~念。
明末大学士王锡爵的孙子王时敏从师于“江南第一书画家”董其昌,书画方面大有长进,成为清初著名画家之一,他作画风格独特,深受人民的喜爱。他爱才若渴,把自己的书画及藏画经常展览,让四方有名的画家或爱好者来观摩,请他们提出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