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凭实据
【拼音】: zhēn píng shí jù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真凴實據
【注音】: ㄓㄣ ㄆ一ㄥˊ ㄕˊ ㄐㄨˋ
【简拼】: ZPSJ
【结构】: 联合式成语
【辩形】: 据;不能写作“剧”。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真实可靠的凭据。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50回:“这方子上都盖有他的姓名图书,是个真凭实据。”
语法真凭实据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处理任何案件,都必须有真凭实据。
反义词 无稽之谈
1、因此,由真凭实据认定了的案件事实,才具有客观真实性,任何时候都能站得住脚,经得住实践和的检验。
2、处理任何案件,都必须有真凭实据。
3、做事或调查案件,我们一定要有真凭实据。
4、当前有些单位和个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房地产档案的价值与作用,遇到情况问题时,不懂得应到房地产档案部门查找档案这一真凭实据,以至于在工作中造成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
5、正是由于档案的这一特性,使档案成为历史的真凭实据,并具有了法律效力。
6、一般说来,需要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查找真凭实据的,表现为对一次档案文献信息的需求。
7、一般说来,在注册会计师未掌握报告公司弄虚作假的真凭实据情况下,不太可能出具与外勤审计结果不一致的审计报告,因为公司管理层会通过与注册会计师的交流来避免这一现象发现。
8、常年搞会计核算的人其实都对历史成本有着根深蒂固的依赖,任何簿记讲究的都是真凭实据。
9、很多时候通过询问或听取当场人员的反映是得不到真实情况和审计证据的,只有经过对比分析和亲自到现场查看,才能掌握真凭实据。
10、其次,即使发生了窜货现象,也可以明辨产品的来龙去脉,有真凭实据,处理起来相对容易。
读音:zhēn
[zhēn]
(1)(形)真实;真诚
(2)(副)的确;实在(强调程度深):时间过得~快!|“人勤地不懒”这话~不假。
(3)(形)清楚确实:黑板
读音:píng
[píng]
1. 靠在东西上:凭栏。凭吊(对着遗迹怀念)。
2. 依靠,仗恃:凭借。凭靠。凭信。
3.根据:凭票入场。
4. 证据:凭据。文凭。凭空。凭证。空口无凭。
5. 由着,听任:任凭。听凭。
读音:shí
[shí]
(1)(动)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心儿的铁球。
(2)(形)真实;实在:~话~说。
(3)(名)实际;事实:传闻失~。
(4)(名)果实;种子:开花结~。
读音:jù,jū
[jù]
[ jù ]1. 凭依、倚仗:据点。据险固守。
2. 占有:窃据。盘据。据为己有。
3. 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字据。证据。单据。论据。契据。言之有据。
4. 按照:据实。据称。依据。据事直书。
[ jū ]1. 〔拮据〕见“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