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躬屈节
【拼音】: bēi gōng qū jié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卑躳屈節
【注音】: ㄅㄟ ㄍㄨㄥ ㄑㄨ ㄐ一ㄝˊ
【简拼】: BGQJ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毫无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职道才进来,因见大帅公事,所以不敢惊动。’”
语法卑躬屈节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没有骨气。
示例小兔子卑躬屈节,拿了愚表弟萧慎的名片。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反义词 刚正不阿
1、一个人犯了错该向人道歉,但不应该卑躬屈节。
2、他们卑躬屈节的一生是在拍马奉承、拼命干活中度过的,他们象小狗般的奔走在无数主人膝下。
3、掌权的人因权而亡,有钱的人因钱而亡,卑躬屈节的人因侍奉而亡,寻求乐趣的人因纵欲而亡,而荒原狼则因它的孤立而亡。
4、当其被大刀队砍杀时,他们有的卑躬屈节,跪地求饶,所谓皇军威严,已扫地无余。
5、更糟的是,他觉得他们更加卑躬屈节,更狡黠,更无知,不过是些机器罢了。
6、他卑躬屈节,无可奈何,她不由得同情起他来。
7、我止住了他那种卑躬屈节的神气,告诉他,我饶恕了他。
8、他立定一秒钟,面向着道尔顿家大门,他在不到一星期前也曾在这同一扇门前站过,手里拿着帽子,样子那么卑躬屈节。
9、要有礼貌,但不要对他卑躬屈节。
10、戈培尔在希特勒面前完全是卑躬屈节。
读音:bēi
[bēi]
(1)(形)(位置)低下:~贱|地势~湿。
(2)(形)(品质或质量)低劣:~劣|~不足。
(3)(形)〈书〉谦恭:~词厚礼。
读音:gōng
[gōng]
(1)(副)自身;亲自。
(2)(动)弯下(身子):~身下拜。
读音:qū
[qū]
1. 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
)。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2. 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3.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4. 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5. 姓。
读音:jié,jiē
[jié]
[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 jiē ]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