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查外调
【拼音】: nèi chá wài diào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内查外調
【注音】: ㄋㄟˋ ㄔㄚˊ ㄨㄞˋ ㄉ一ㄠˋ
【简拼】: NCWD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当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指在单位内外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
出处《人民日报》1983.11.29:“经过一个星期的内查外调,掌握了大量证据,很快就挖出了这个由八人组成的贪污盗窃团伙。”
语法内查外调作主语、宾语;指调查真实情况。
1、经过长期内查外调,这件错案终于真相大白了。
2、工作组对薛廷臣的问题作了详细的内查外调,他们要薛廷臣把从邮局取钱用的名章都盖上印模进行了核对,同时也查了薛廷臣的档案。
3、市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这封揭发信,通过内查外调,弄清了周涛所有的犯罪事实,终于将这个大贪官、大流氓官隔离起来,等待他的将是牢狱之灾。
4、经过半年多的内查外调梁山大寨认定李铁牛的报告,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决定要摘掉寿张县小康县帽子。
5、经过繁细的内查外调,在国内各部门以及中国驻外使领馆和海外华侨的配合下,中国检察组还是找到大量人证物证,提交法庭。
6、张京经内查外调,掌握姚长林贪污的具体证据后,趁中午饭后办公楼冷清时派人把他叫来。
7、经过反复内查外调,尚未查出刘国斌的历史问题和特务问题。
8、前一阵子,被人检举揭发了,说他进材料吃回扣,吃了很大的一笔,监察局派人来内查外调,折腾了一阵子,结论是‘没问题’,蓝局长要他安心把工作搞得更好。
9、通过一系列内查外调、政审检验,7月,徐明辉回城体检。【www.chazidian.com/zj-52946/造句】
10、通过一系列内查外调、政审检验,7月,徐明辉回城体检。
读音:nèi,nà
[nèi]
[ nèi ]1. 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3. 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 nà ]1. 古同“纳”,收入;接受。
读音:chá,zhā
[chá]
[ chá ]1. 考察:检查。调查。查验。查访。查阅。
2. 古同“槎”,水中浮木。
[ zhā ]1. 姓。
2. 同“楂”。
3. 古同“渣”,渣滓。
读音:wài
[wài]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读音:tiáo,diào
[diào]
[ tiáo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5. 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
7. 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 diào ]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