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杨绘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杨绘

作者介绍

杨绘

杨绘   yáng huì

杨绘(1032年~1116年),字元素,号先白,谥肃轩,绵竹(今属四川)人。公元1056年(宋仁宗嘉祐元年)登进士第,历官荆南府通判、开封府推官等职,后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晚年弃官南下,来海阳县官溪都(今榕城区仙桥、梅云一带)定居,创槎桥村。杨氏一支在此繁衍生殖并蕃迁潮汕各地。杨绘被潮汕大多杨姓居民尊为始祖。杨绘墓位于仙桥钱岗山西北坡,坐东朝西,是一处宋代古墓。杨氏宗祠位于揭阳市仙桥街道槎桥社区东联村,建于清初,为三厅式灰、木、石构筑庙堂。揭阳市政府于2005年7月公布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将杨绘墓及祠堂列为古墓葬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    名 杨绘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西州
去世时间 1116年(丙申年)
主要作品 《醉蓬莱》《中秋月·素月玉寒空》《落花·夜来经雨学啼妆》《劫权·对敌常观势》《送淳用长老归邛州》等
主要成就 著有文集八十卷

杨绘诗词更多 >>

人物简介

杨绘(1032年~1116年),字元素,号先白,谥肃轩,绵竹(今属四川)人。公元1056年(宋仁宗嘉祐元年)登进士第,历官荆南府通判、开封府推官等职,后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晚年弃官南下,来海阳县官溪都(今榕城区仙桥、梅云一带)定居,创槎桥村。杨氏一支在此繁衍生殖并蕃迁潮汕各地。杨绘被潮汕大多杨姓居民尊为始祖。杨绘墓位于仙桥钱岗山西北坡,坐东朝西,是一处宋代古墓。杨氏宗祠位于揭阳市仙桥街道槎桥社区东联村,建于清初,为三厅式灰、木、石构筑庙堂。揭阳市政府于2005年7月公布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将杨绘墓及祠堂列为古墓葬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史籍记载

《杨氏族谱》

揭阳市《杨氏族谱》载:“始祖中顺大夫公,讳绘,系出古瀛之域,南仕宋,为司谏。”由此点明了揭阳杨氏始祖为宋代的杨绘,曾任司谏中顺大夫。同时并记载:“宋始祖中顺大夫御史中丞司谏肃轩公:公讳绘,号肃轩,字先白,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壬申八月十五日午时,神宗熙宁四年擢御史中丞。疏议王安石新法之非,疏曰:‘老成之人,不可不爱。今旧臣多引疾求去;范镇年六十有五、吕诲年五十有八、欧阳修年六十有五而致仕;富弼年六十有八而引疾;司马光、王陶皆五十而求散地。陛下可不深思其故乎?’书奏,王安石闻而恶之:‘与刺史刘挚,俱贬岭外。’帝不许,诏:‘贬亳州,挚监衡州盐仓。’徽宗政和六年丙申三月二十四日子时卒,享寿八十有五。”

《宋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的《二十五史·宋史》中有杨绘的列传。其中的记载与《杨氏族谱》中所载吻合无误,且在该列传中,杨绘疏议王安石新法之非的疏言,几乎是一字无差地直录。据《宋史·杨绘传》记载:“杨绘进士上第。通判荆南,以集贤校理为开封府推官。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后改兼侍读,未阅月,复知谏院,擢翰林学士。免役法行,罢为侍读学士,知。历应天府,杭州,再为翰林学士。因常荐属吏王永年,坐贬荆南节度副使,数月,分司南京,改提举太平观。起知兴国军。元丰初年,复天章阁待制,再知杭州。为文立就,有集八十卷。”杨绘在政治上有起伏,但其“为吏敏强”,“表里洞达,一出于诚”。

文学成就

从文学的角度看,杨绘诗着重于抒发个人情感,娴熟于托物言志,咏物抒情,其风格清新婉丽。如《荷花借字诗》:“香艳怜渠好,无端杂芰窠。向来因藕断,特地见诗多。实有终成的,露摇争奈何。深房莲底味,心里苦相和。”杨绘也填词,而且自度新曲《劝金船》,为词人所喜爱。尤其对词话贡献尤巨。他于宋神宗元丰初年编著了《时贤本事曲子集》,按照苏轼致杨绘信函推知,该前集有一百四十余集,而后集数量更大,但原书至宋末已佚。清末梁启超先生从宋人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等辑得五条,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把之置于卷首。现揭阳彭妙艳先生共辑得杨绘词话十多条,虽吉光片羽,然影响巨大。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