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巩丰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巩丰

作者介绍

巩丰

巩丰   gǒng fēng

(1148—1217)宋婺州武义人,字仲至,号栗斋。少受学于吕祖谦。孝宗淳熙十一年以太学上舍对策及第。历知临安县,政尚宽简。迁提辖左藏库卒。擅文辞,片词半牍,皆清朗得言外趣。尤工为诗。有《东平集》。
本    名 巩丰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时间 1148年
去世时间 1217年
主要作品 《哀吕东莱》《晨征》《炊熟日有怆松楸》《翠蛟亭泉出天柱之趾将至洞霄门数折下坠方春》《翠微亭》等
主要成就 进士

巩丰诗词更多 >>

生平

庭芝之孙。父巩法,赴京会试得病而逝,时丰3岁。母杨氏,通晓诗文,守节教子。丰稍长,拜朱熹为师,又从吕祖谦学,敏而早成。 出任汉阳军教授、福州帅幕,讲授义理之学,影响远近。后调任临安知县、江东提刑,政事从简,刑罚从宽,人皆赞扬。陆游荐称:“巩丰文识超卓,文辞宏赡,可备文字之职。”年近花甲,始提任左藏库奉祀,掌管储藏金银钱币之事。丰勤于作文,尤善为诗。筑水帘亭于金柱山(遗址在泉溪乡茶亭),邀请师友朱熹、吕祖谦、陈亮等观瀑,作诗唱和,留有《江南序·游水帘亭》、《归途咏》等佳作。朱熹晚年病休,丰常去信慰问、求教,得复信达八千余言,多谈诗词之作。其文以理服人,诗则清朗上口。陆游赞其诗才:“能追无尽景,始见不凡人。” 叶适说:“简牍妙美,一字不可加。” 告老还乡后,常独行田野过问农事,登高北望感慨不已。遗著二十七卷、诗词三千余首。

诗文

巩丰筑亭于武义金柱山,意在邀约学师文友前去观瀑听泉、谈文作诗。首先邀请的自然是恩师吕祖谦。淳熙二年(1175)七月,吕祖谦自明招山来到金柱山,看到“山水清峻,晦明百变”就住下来。他感到此处林幽泉美,加上居所窗明几净,就捧读《通鉴》,“兀坐不复出户”,住了十天想再住十天,流连忘返。他致信潘叔度说:“某度更须在金柱山一二旬,盖耳清目净,林泉幽邃,士人亦少。不过刘畏之辈在,二三里外,共三四人也。”不久,巩丰又引来巨儒朱熹、状元陈亮,一同游赏美景后,和韵作词,成就著名的《江南序?游水帘亭》与《归途咏》:山径崎岖路,危巢步可攀。风飒飒,水潺潺,流泉穿石水回环。鸟栖岩下树,龙卧石中潭。我来不觉精神爽,深入帘栊四月寒。——朱 熹岩前清漱玉,银线挂珠帘。山隐隐,水涟涟,石峡浮云带断烟。登临旋鸟道,身向白云边。重来曲水三杯酒,坐卧苔矶一醉眠。——吕祖谦有液垂银溅,珠帘不用钩。山寂寂,水悠悠,石室生寒五月秋。微行苔印履,流水不浮舟。林外夕阳归路急,未知何日再重游。——陈 亮石耸泉飞急,渊深流自长。声滴滴,影苍苍,一泓清影泻沧浪。涧草侵人碧,山花绕路香。水帘佳景皆诗句,酒兴无如逸兴狂。——巩 丰《归途咏》:樵子村,近黄昏。回首帘亭杳,又见疏松漏月痕,深沉!——朱 熹白云收,水共流。飞帘犹未卷,回首万山相对愁,何尤!——吕祖谦日暮天,树宿烟。岩前敲石鼓,潜龙犹自井中眠,多年!——陈 亮人影稀,咏而归。夕阳帘色白,接天远岫系残晖,几希!——巩 丰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