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聿字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新华字典

【笔画】:6

【部首】:

笔顺读写:
横折、横、横、横、横、竖
结构:单一结构
注音:ㄩˋ
笔顺编号:511112
姓名学:常用字
字意五行:
字型分析:单一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VFHK
异体字UNICODE:8080,
统一码UNICODE:807F
仓颉:LQ
郑码:XBBD
四角:50007
英语翻译:
writing brush, pencil; thereupo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t6 leot6 wat6◎ 客家话:[海陆丰腔] lut8 [客英字典] lut8 [台湾四县腔] lut8 [宝安腔] lut8 [客语拼音字汇] lid6

助)〈书〉用在句首或句中。

名词

(1) (指事。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筆。本义:毛笔。笔的本字,秦以后始加竹作笔)同本义

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 吴谓之不律, 燕谓之弗。——《说文》

(2) 又如:舌聿(即“口笔”。用口所说的,用笔所写的)

助词

(1) 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诗·大雅·文王》

聿,循也。——《后汉书·傅毅传》注

(2) 又如:聿女(养女);聿遵(遵循。聿,发语词);聿追(聿本助词。后人往往训聿为述,因以“聿追”谓追述先人德业)

形容词

(1) 轻快

武骑聿皇。——《汉书·扬雄传上》

(2) 又如:聿皇(轻快的样子);聿役(动的样子);聿越(迅速地跨越)

聿【未集中】【聿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余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𠀤音遹。《說文》所以書之器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

《玉篇》遂也,述也,循也。《正韻》惟也。《書·湯誥》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傳》聿,遂也。《釋文》聿,允橘切,述也。《疏》正義曰:聿訓述也。述前所以申遂,故聿爲遂也。《詩·唐風》蟋蟀在堂,歲聿其莫。《傳》聿,遂也。《疏》從始至末之言。《詩·大雅》無念爾祖,聿修厥德。《傳》聿,述也。《詩詁》助語。《左傳註》惟也。

自也。《詩·大雅》爰及姜女,聿來胥宇。《箋》聿,自也。於是與其𡚱大姜,自來相可居者。

《揚雄·羽獵賦》及至罕車飛揚,武騎聿皇。《註》聿皇,輕疾貌。

《左思·吳都賦》陵絕嶛嶕,聿越巉險。《註》聿越,豹走貌。

與曰通。《詩·豳風》曰爲改歲,入此室處。《前漢·食貨志》引《詩》作聿。《師古註》聿,卽曰也。亦與遹通。《詩·大雅》遹求厥寧。《傳》遹與聿同。發語辭。亦與欥通。《前漢·班固敘傳》欥中和爲庶幾。《師古註》欥聿,通由也。◎按說文聿,所以書之器也。欥,詮詞也。徐註,一曰發聲。引《詩》:欥求厥寧。今文作聿,後世束豪爲聿。加竹作筆,而聿字音以律切,專爲發語詞矣。柳宗元文作聿牘,則唐人尚以此爲筆字。

说文解字

聿【卷三】【聿部】

所以書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从𦘒一聲。凡聿之屬皆从聿。余律切

说文解字注

(聿)所㠯書也。以用也。聿者、所用書之物也。凡言所以者視此。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一語而聲字各異也。釋器曰。不律謂之筆。郭云。蜀人呼筆爲不律也。語之變轉。按郭云蜀語與許異。郭注爾雅、方言皆不偁說文。弗同拂拭之拂。从𦘒一。各本作一聲。今正。此從?而象所書之牘也。余律切。十五部。凡聿之屬皆从聿。

【聿】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名词 笔。《说文解字.聿部》:「聿,所以书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秦以后皆作笔字。」唐.柳宗元〈湘源二妃庙碑〉:「咸执牍聿,至于祠下。」
  • 名词 姓。如商代有聿速。
  •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助词 发语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书经.汤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后汉书.卷八零.文苑传上.傅毅传》:「二志靡成,聿劳我心。」
【聿】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笔。  【组词】:黄聿、舌聿之利
  • 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  【组词】:聿求元圣,与之戮力。(《书经.汤诰》)
聿,yù,象形字,一只手(又)握着笔)的样子。聿,所以书也。聿原为笔的本字。聿者,所用书之物也。指示字。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笔。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也作形容词,意轻快。所书也,以用也。聿者、所用书之物也。凡言所以者视此。〈名〉(1)指事。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笔。本义:毛笔。笔的本字,秦以后始加竹作笔)同本义[brush]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说文》(2)又如:舌聿(即“口笔”。用口所说的,用笔所写的)

聿字的笔顺图解

笔顺

1

横折

横折

2

横

3

横

4

横

5

横

6

竖

聿字的笔顺分步演示图

关于聿的诗词更多 >>

聿字的书法

聿的字源演变

聿的字形对比

聿字导航

上一个:

下一个: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