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购
【拼音】:pài gòu
【注音】:ㄆㄞˋㄍㄡˋ
【结构】:派(左右结构)购(左右结构)
【繁体】:派購
词语解释派购pàigòu。(1)对某些重要农副产品,按国家向生产者分派的交售任务计划收购。派购[pàigòu]⒈对某些重要农副产品,按国家向生产者分派的交售任务计划收购。例派购任务。英purchaseaccordingtorigidrules;
基础解释派购是农副产品派购的简称。
引证解释⒈指根据国家计划向农民进行的指令性的农副产品征购。例如:我们乡已经超额完成全年生猪派购任务。
网络解释派购派购是农副产品派购的简称。是指对一部分与国计民生关系较大的农副产品,如生猪、鲜蛋、牧区牛和羊、烤烟、黄麻、蚕茧、茶叶、生添、桐油等,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部门按照国家政策,借助于行政手段规定的交售任务,由农副产品生产者按照派购任务和计划价格交售农副产品的一种制度。实行派购制度曾对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起过积极的作用。随着农副产品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从1985年起,国家不再向生产者下达农副产品的派购任务,有步骤地分品种、分地区取消派购制度,代之以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汉语大词典指根据国家计划向农民进行的指令性的农副产品征购,如:我们乡已经超额完成全年生猪派购任务。
英语purchase by state quotaspurchase by the statepurchase according to rigid rules
其他释义1.指根据国家计划向农民进行的指令性的农副产品征购。
1.首当其冲的是,因为统购派购的制度未取消,农民缺乏平等进入市场的权利,再多的产品也无法通过商品转化给农民带来增收。
2.自己家想杀猪必须先完成国家的一户一头猪的派购任务。
3.职工被摊派购万元基金?李霞向记者出示短信。
4.老人是队上的五保户,常年以织锦、带徒与乡邻兑工,以交付“派购粮”,但也被作为割资本主义尾巴而赶下织机。
5.当时全国对猪、牛、羊、禽蛋商品实行派购的同时,对城市、工矿区和县城居民实行计划分配和定量供应办法。
6.这段期间,国营公司对蔬菜产品实行合同订购,派购、议购、计划收购。
读音:pài
[pài]
1. 水的支流:九派(指长江支流之多)。
2. 一个系统的分支:派系。派别。派性。党派。
3. 作风,风度:正派。气派。派势。派头。
4. 分配,指定:派赴。派驻。派遣。委派。
5. 指摘:派不是。
6. 量词(①用于派别,如“两派的意见争论不休”;②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派胡言”、“好一派北国风光”)。
读音:gòu
[gòu]
(动)买:采~|统~统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