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喇喇
【拼音】:pō lǎ lǎ
【繁体】:潑喇喇
词语解释⒈ 见“泼剌剌”。
基础解释见/'泼剌剌/'。
汉语大词典见“泼剌剌”。《汉语大词典》:泼剌剌(泼剌剌) 拼音:pōlàlà亦作“泼喇喇”。象声词。《水浒传》第十三回:“杨志在马上把腰只一纵,略将脚一拍,那马泼喇喇的便赶。”明徐渭《翠乡梦》第一出:“泼剌剌透网金鳞。”茅盾《子夜》十八:“杜新箨长笑一声,拿起桨来用劲刺到水里,水声泼剌剌地响,船就滴溜溜地转着圈子。”
其他释义1.见'泼剌剌'。
1.共工在绝望中发出了愤怒的呐喊,他一个狮子甩头,朝不周山拼命撞去,只听得轰隆隆、泼喇喇一阵巨响,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2.共工在绝望中发出了愤怒的呐喊,朝不周山拼命撞去,得轰隆隆、泼喇喇一阵巨响,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3.在轰隆隆、泼喇喇的巨响声中,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它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4.泼喇喇的巨响声中,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它拦腰撞断,横塌下来。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zj-274639/
5.泼喇喇的巨响声中,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它拦腰撞断,横塌下来。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读音:pō
[pō]
(1)(动)用力把液体向外倒或洒;使散开:扫地时先~一点水。(形)蛮横不讲理。
(2)(动)用力把液体向外倒或洒;使散开:扫地时先~一点水。(形)〈方〉有魄力:扫地时先~一点水。(形)〈方〉有魄力
读音:lā,lá,lǎ
[lǎ]
[ lǎ ]1. 〔喇叭〕a.一种管乐器,铜制。b.喇叭筒状,有扩音作用的东西,如“汽车喇叭”
2. 〔喇嘛教〕佛教的一派,传播于中国藏族、蒙古族地区。
3. 〔喇嘛〕中国藏语,喇嘛教的僧人,原意“上人”、“师傅”。
[ lá ]1.——“哈喇子”( hālázi):流出来的口水;“半喇子”( bànlázi):一半
[ lā ]1. 形容忽然发出的声音。如:忽喇喇;刀枪喇喇;哗喇(象声词);呼喇。
2. 另见 lá; lǎ
读音:lā,lá,lǎ
[lǎ]
[ lǎ ]1. 〔喇叭〕a.一种管乐器,铜制。b.喇叭筒状,有扩音作用的东西,如“汽车喇叭”
2. 〔喇嘛教〕佛教的一派,传播于中国藏族、蒙古族地区。
3. 〔喇嘛〕中国藏语,喇嘛教的僧人,原意“上人”、“师傅”。
[ lá ]1.——“哈喇子”( hālázi):流出来的口水;“半喇子”( bànlázi):一半
[ lā ]1. 形容忽然发出的声音。如:忽喇喇;刀枪喇喇;哗喇(象声词);呼喇。
2. 另见 lá; l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