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头
【拼音】:chá tóu
【注音】:ㄔㄚˊㄊㄡˊ
【结构】:槎(左右结构)头(独体结构)
【繁体】:槎頭
词语解释即鳊鱼。缩头,弓背,色青,味鲜美,以产汉水者最著名。人常用槎拦截,禁跄捰萛諊故亦称'槎头缩颈鳊'。
基础解释见/'槎头鳊/',即鳊鱼。缩头,弓背,色青,味鲜美,以产汉水者最著名。人常用槎拦截,禁跄捰萛諊故亦称/'槎头缩颈鳊/'。
引证解释⒈见“槎头鯿”。
网络解释槎头槎头是指在广州城区西北郊、西(村)石(井)公路中点,因村边的石井河曲形似楂树,村庄建在河头,方言“楂”、“槎”同音,故名。
汉语大词典见“槎头鳊”。《汉语大词典》:槎头鳊(槎头鳊) 拼音:chátóubiān即鳊鱼。缩头,弓背,色青,味鲜美,以产汉水者最著名。人常用槎拦截,禁止擅自捕杀,故亦称“槎头缩颈鳊”。唐孟浩然《岘潭作》诗:“试垂竹竿钧,果得槎头鳊。”唐杜甫《解闷》之六:“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编。”亦省称“槎头”。唐杜甫《观打鱼歌》之二:“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宋梅尧臣《和李廷老家会饮》:“汉糟槎头美,吴羹成咄呵。”清陈维嵩《金菊对芙蓉·惠山夜饮仍用蝶庵词韵》词:“且饼煎寒具,鲙切槎头,相逢满酌梨花冻。”参阅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
其他释义1.见'槎头鳊'。
1.下午的时候,他被警察的闷子车送到了广州西郊一个叫西槎头的地方。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