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食
【拼音】:zhì shí
【注音】:ㄓˋㄕˊ
【结构】:致(左右结构)食(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犹致飧。致食[zhìshí]⒈犹致飧。
引证解释⒈犹致飧。引《隋书·礼仪志三》:“梁王之朝周……大冢宰又命公一人,玄冕乘车,陈九儐,以束帛乘马,致食于宾及宾之从各有差。”
网络解释致食致食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ìshí,释义是致飧。
网友释义致食,汉语词语,拼音是zhìshí,释义是致飧。
汉语大词典犹致飧。《隋书·礼仪志三》:“梁王之朝周……大冢宰又命公一人,玄冕乘车,陈九傧,以束帛乘马,致食于宾及宾之从各有差。”
其他释义1.犹致飧。
1.他告诉人们细菌导致食品变质的道理,发明了加热杀菌法,最初被用于葡萄酒和啤酒变酸。
2.比如野芹菜、野胡萝卜、蛇床子、野大蒜等野菜,均可导致食用者中毒。
3.在他们的研究中,把药物一次单独注入老鼠体内,能保护其免受志贺毒素的潜在致死效应。志贺毒素是由大肠杆菌类产生的导致食物中毒的化学分子。
4.蒜苔采后由于物质再转运导致食用品质下降,对于此类模式果蔬的衰老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除。
5.有些人归咎于坏天气,比如十月份中国海南的洪灾,冲毁了玉米田以致食物价格上升。
6.卫生官员称,李氏杆菌是导致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
7.在咀嚼过程中,由于咬合压力的作用或牙龈退缩导致食物碎块或纤维楔入相邻牙的牙间隙内的现象,称为食物嵌塞。
8.长期酸液的反流会导致食管炎。
9.然而,对于谈判成功导致食品价格下降的可能性,普通民众似乎漠不关心。
10.对于狼獾来说,这一切都意味着越来越少的积雪,这将导致食物短缺和家园迁徙的困难。
读音:zhì
[zhì]
(1)(动)给与;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辞|~电|~函|~候|~敬|~谢。
(2)(动)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力|专心~志。
(3)(动)招致:~病。
(4)(动)以致:~使人误解。
(5)(名)情趣:兴~|别~。
(6)(形)精密、精细:细~|精~。
读音:shí,sì
[shí]
[ shí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 sì ]1.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