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射
【拼音】:zhǐ shè
【注音】:ㄓˇㄕㄜˋ
【结构】:指(左右结构)射(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犹指定。宋制,某些在选官员可以自行选定任官地点,称为“指射”。指射[zhǐshè]⒈犹指定。宋制,某些在选官员可以自行选定任官地点,称为“指射”。
基础解释犹指定。宋制,某些在选官员可以自行选定任官地点,称为“指射”。
引证解释⒈犹指定。引《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八》:“近闻百执事等,或亲居内职,或贵列廷臣……经由列镇,干挠诸侯,指射职员,安排亲昵,或潜示意旨,或显发书题。”《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元年》:“既闻被水贫乏者六百餘家,於左藏南库每家支钱五贯,仍许於沿江地指射盖屋。”⒉宋制,某些在选官员可以自行选定任官地点,称为“指射”。引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如近日三司献言,使天下郡选一人催驱三司文字,许之先次指射,以酬其劳。”《宋史·选举志五》:“川峡、闽、广,阻远险恶,中州之人,多不愿仕其地……始立八路定差之制,许中州及土著在选者随意就差,名曰‘指射’。”
网络解释指射1、犹指定。2、宋制,任官有八路定差制度,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与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福建路、荆湖南路,允许中原及本地在选官员随意就差,称指射。
综合释义犹指定。《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八》:“近闻百执事等,或亲居内职,或贵列廷臣……经由列镇,干挠诸侯,指射职员,安排亲昵,或潜示意旨,或显发书题。”《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元年》:“既闻被水贫乏者六百餘家,於左藏南库每家支钱五贯,仍许於沿江地指射盖屋。”宋制,某些在选官员可以自行选定任官地点,称为“指射”。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如近日三司献言,使天下郡选一人催驱三司文字,许之先次指射,以酬其劳。”《宋史·选举志五》:“川峡、闽、广,阻远险恶,中州之人,多不愿仕其地……始立八路定差之制,许中州及土著在选者随意就差,名曰‘指射’。”
汉语大词典(1).犹指定。《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八》:“近闻百执事等,或亲居内职,或贵列廷臣……经由列镇,干挠诸侯,指射职员,安排亲昵,或潜示意旨,或显发书题。”《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元年》:“既闻被水贫乏者六百馀家,于左藏南库每家支钱五贯,仍许于沿江地指射盖屋。”(2).宋制,某些在选官员可以自行选定任官地点,称为“指射”。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如近日三司献言,使天下郡选一人催驱三司文字,许之先次指射,以酬其劳。”《宋史·选举志五》:“川峡、闽、广,阻远险恶,中州之人,多不愿仕其地……始立八路定差之制,许中州及土著在选者随意就差,名曰‘指射’。”
其他释义1.犹指定。2.宋制,某些在选官员可以自行选定任官地点,称为'指射'。
1.他岣嵝的身躯弯成一个弓形,同时右手一指,射空的飞剑在空中就势一个旋转,爆发出一股凌厉的剑气。
读音:zhǐ
[zhǐ]
(1)(名)手指。
(2)(量)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一指”;用来计算深浅宽窄等:下了三~雨|这双鞋大了一~。
(3)(动)(手指头、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用手一~|时针正~十二点。
(4)(动)(头发)直立:令人发~。
(5)(动)指点:~导|~示|~出缺点。
(6)(动)意思上指着:这不是~你说的。
(7)(动)仰仗;依靠:~望|单~着一个人是不行的。
读音:shè
[shè]
[ shè ]1. 放箭:射箭。后羿射日。
2. 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射击。扫射。发射。射程。射手。
3. 气体或液体等受到压力迅速流出:喷射。注射。
4. 放出光、热、电波等:射电。辐射。射线。照射。反射。
5. 有所指:暗射。影射。
[ yè ]1. 〔射干〕古书上的一种草,根可入药。
2. 〔仆射〕中国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废。
[ yì ]1. 〔无射〕a.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b.中国春秋时景王所铸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