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山之作
【拼音】:shōu shān zhī zuò
词语解释指最后一部作品,与处女作意思相反。
近义词 收官之作
1.据悉,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也已确定将亮相湖南春晚,献上她“收山之作”首秀,还有可能现场宣布自己的舞蹈艺术接班人。
2.电影是莉莉安的收山之作,将反映中国的农村流动电影放映,预计本月杀青,明年初在法国的电视台播出。
3.小面导演收山之作明公映,重庆晚报。
4.联想控股上市被视为柳传志“收山之作”。
5.这只是刘均墀做过的近万台显微手术中的普通一例,但却是他执业生涯的“收山之作”。
6.日前,赵本山宣布退出小品舞台,于是一代“小品王”的收山之作成为关注焦点。
7.不过,梁老师也表示,由于年纪大了,该剧可能是他的收山之作了。
8.由此观之,这场“长和系迁册”的大戏,很可能就是李嘉诚的“收山之作”。
读音:shōu
[shōu]
(1)(动)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拾|~集。
(2)(名)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回|~复。
(3)(动)获得(经济利益):~入|~益。
(4)(动)收获;收割:~成|秋~。
(5)(动)接;接受;容纳
(6)(动)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不住了。
(7)(动)逮捕;拘禁:~监。
(8)(动)结束;停止(工作):~工|~场。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zuò,zuō
[zuò]
[ zuò ]1.劳动;劳作:精耕细~。~息制度。
2.起:振~。枪声大~。
3.写作;作品:著~。佳~。
4.假装:~态。装模~样。
5.当作;作为:过期~废。
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斗争。自~自受。
7.同“做”。
[ zuō ]作坊: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