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哨
【拼音】:yíng shào
【注音】:一ㄥˊㄕㄠˋ
【结构】:营(上下结构)哨(左右结构)
【简体】:营哨
【繁体】:營哨
词语解释营哨yíngshào。(1)清朝的军队编制,“营”以下是“哨”。营哨[yíngshào]⒈清朝的军队编制,“营”以下是“哨”例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清·梁启超《谭嗣同传》英battalian;platoon;
基础解释清朝的军队编制,“营”以下是“哨”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
引证解释⒈营与哨。清咸丰后立勇营,其制以百人为哨,三哨为一旗,五哨为一营。转指地方驻军。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失事》:“宜速遣马步捕快,会同营哨,飞骑追擒。”《清史稿·兵志三》:“咸丰二年,命曾国藩治湖南练勇,定湘军营哨之制。”
网络解释营哨营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íngshào,指清朝的军队编制。
综合释义营与哨。清咸丰后立勇营,其制以百人为哨,三哨为一旗,五哨为一营。转指地方驻军。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失事》:“宜速遣马步捕快,会同营哨,飞骑追擒。”《清史稿·兵志三》:“咸丰二年,命曾国藩治湖南练勇,定湘军营哨之制。”军营的哨岗或哨兵。如:「要进营区得经营哨检查。」
汉语大词典营与哨。清咸丰后立勇营,其制以百人为哨,三哨为一旗,五哨为一营。转指地方驻军。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失事》:“宜速遣马步捕快,会同营哨,飞骑追擒。”《清史稿·兵志三》:“咸丰二年,命曾国藩治湖南练勇,定湘军营哨之制。”
国语辞典军营的哨岗或哨兵,如:「要进营区得经营哨检查。」营哨[yíngshào]⒈军营的哨岗或哨兵。例如:「要进营区得经营哨检查。」
其他释义1.营与哨。清咸丰后立勇营,其制以百人为哨,三哨为一旗,五哨为一营。转指地方驻军。
1.不久,增祺调任徐州,提拔孙烈臣为中营帮带、绥靖营哨官。
2.又统领、营、哨各官及营务处,时有亲戚、家属、故旧携带茶、烟、包头、裹脚、布匹等类到营散发勇丁,利市三倍,不受则胁以威。
3.令云天彪将天下的深山穷谷,全部都设立上兵营、哨所。
4.陈小伟只见惊的说不出话来,但随后看到立在军营哨塔下的一副牌子随后就醉了:“双Y学院新生报到处!”。
5.不久,增祺调任徐州,提拔孙烈臣为中营帮带、绥靖营哨官。(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344601/造句网)
6.又统领、营、哨各官及营务处,时有亲戚、家属、故旧携带茶、烟、包头、裹脚、布匹等类到营散发勇丁,利市三倍,不受则胁以威。(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44601/造句网)
读音:yíng
[yíng]
(1)(动)谋求:~生|~救|~利。
(2)(名)经营:~建|~造|~业|~国|公私合~。
(3)(名)军队驻扎的地方:~盘|~帐|~安|~兵|~军|~露|~宿|~扎|~阵|集中~|步步为~。
(4)(名)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团;下辖几个连:~长。
读音:shào
[shào]
(1)
(2)(动)侦察;巡逻:~探。
(3)(名)为警戒、侦察等任务而设的岗位:~卡|岗~。
(4)(量)支;队(用于军队):一~人马。(名)
(5)鸟叫。
(6)(~子、~儿)用金属等制成的能吹响的器物: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