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沆
【拼音】:dào hàng
【繁体】:到沆
【拼音】:dào hàng
词语解释梁人。撝之子,字茂瀣。善属文,工篆隶,官北中郎谘议参军,着诗赋百余篇。见《梁书·卷四十九》、《南史·卷二十五》。
网友释义到沆(477-506年),字茂瀣,彭城郡武原(今江苏邳州)人。南梁大臣,文学家。幼聪敏勤学,善属文长,工于篆隶。风神俊美,容止可悦。南齐建武年间,后军法曹参军。梁武帝即位,以为太子洗马,授殿中曹侍郎。三年,迁太子中舍人。沆为人谦敬,不论人短。四年,迁丹阳尹丞,传北中郎谘议参军。五年(506年),卒于任上。著有诗赋百余篇,行于世。
读音:dào
[dào]
(1)(动)达到:~期。
(2)(动)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3)(形)周到:照顾不~。
(4)(动)用于动词后;表示结果;做补语:看~。
(5)(介)直到;等到、往、去到:~半夜才睡。
读音:hàng
[hàng]
(名)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