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虚
【拼音】:yīn xū
【注音】:一ㄣㄒㄨ
【结构】:殷(左右结构)虚(半包围结构)
【繁体】:殷虛
词语解释1.殷墟。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2.指朝歌。在今河南省淇县。殷虚[yīnxū]⒈殷墟。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⒉指朝歌。在今河南省淇县。
基础解释殷墟。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指朝歌。在今河南省淇县。
引证解释⒈殷墟。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引《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裴駰集解:“《汲冢》曰:‘殷虚南去鄴三十里。’是旧殷虚,然则朝歌非盘庚所迁者。”⒉指朝歌。在今河南省淇县。引《左传·定公四年》:“﹝康叔﹞封于殷虚。”杜预注:“殷虚,朝歌也。”
网络解释殷虚殷虚是指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出处《史记·项羽本纪》。
综合释义殷墟。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裴駰集解:“《汲冢》曰:‘殷虚南去鄴三十里。’是旧殷虚,然则朝歌非盘庚所迁者。”指朝歌。在今河南省淇县。《左传·定公四年》:“﹝康叔﹞封于殷虚。”杜预注:“殷虚,朝歌也。”
汉语大词典(1).殷墟。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裴骃集解:“《汲冢》曰:‘殷虚南去邺三十里。’是旧殷虚,然则朝歌非盘庚所迁者。”(2).指朝歌。在今河南省淇县。《左传·定公四年》:“﹝康叔﹞封于殷虚。”杜预注:“殷虚,朝歌也。”
其他释义1.殷墟。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2.指朝歌。在今河南省淇县。
1.这一时期,他的学术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其代表作有《殷虚卜辞综述》、《中国铜器综录》、《西周铜器断代》、《汉简缀述》、《尚书通论》等。
读音:yīn,yān
[yīn]
[ yīn ]1. 富裕,富足:殷实。殷阜。殷富。
2. 深厚,恳切:情意甚殷。殷切。殷勤。
3. 众,多:“士与女,殷其盈矣”。
4. 盛,大:殷祭。
5. 中国朝代名,商代的后期,由盘庚起称“殷”:殷墟。
6. 姓。
[ yān ]1. 黑红色:殷红。
读音:xū
[xū]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