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儿吉思
【拼音】:qǐ ér jí sī
【繁体】:乞兒吉思
【拼音】:qǐ ér jí sī
词语解释1.湖名。在外蒙古科布多城东北,又名奇尔吉滋淖尔。2.住亚细亚内部之部族名,属土耳其沓沓尔系。唐代作黠戞斯或作纥扦斯,元代作乞儿吉思、乞力吉思。
网友释义乞儿吉思是明代西北游牧民族,今柯尔克孜族先祖。
读音:qǐ
[qǐ]
(1)(动)向人讨;乞求:~食|~援|~降|~哀。
(2)(Qǐ)姓。
读音:ér
[ér]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
读音:jí
[jí]
(1)(形)吉利;吉祥(跟‘凶’相对):凶多~少|万事大~。
(2)(Jí)姓。
读音:sī,sāi
[sī]
[ sī ]1. 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
2. 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
3. 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
4. 姓。
[ sāi ]1. 〔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思思者如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