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珠还
【拼音】:hé pǔ zhū huán
【注音】:ㄏㄜˊㄆㄨˇㄓㄨㄏㄨㄢˊ
【词性】:成语。
【简体】:合浦珠还
【繁体】:合浦珠還
词语解释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也作“合浦还珠”、“珠还合浦”。合浦珠还[hépǔzhūhuán]⒈《后汉书·孟尝传》载:合浦郡(在今广西合浦县东)盛产珍珠,由于采求无度,珠蚌渐渐徙移到邻郡。孟尝做了合浦太守后,立刻“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后以“合浦珠还”比喻人去复返或失物重归旧主。
引证解释⒈《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穀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採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於交阯郡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於道。引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踰岁,去珠復还,百姓皆反其业。”后以“合浦珠还”比喻人去复归或物归旧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错囊充牣,而合浦珠还,君幸足矣,穷问何为?”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八:“看今朝合浦果珠还,真无价。”亦作“合浦还珠”。明沉鲸《双珠记·母子分珠》:“今分一颗与你带去,我自留一颗,以寓合浦还珠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合浦还珠自有时,惊危目下且安之。”
综合释义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我当时虽失的一件无足重轻的东西,究竟能够~,我心里总觉喜欢得很。◎《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十五回
汉语大词典《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踰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后以“合浦珠还”比喻人去复归或物归旧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错囊充牣,而合浦珠还,君幸足矣,穷问何为?”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八:“看今朝合浦果珠还,真无价。”亦作“合浦还珠”。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今分一颗与你带去,我自留一颗,以寓合浦还珠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合浦还珠自有时,惊危目下且安之。”
国语辞典汉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因宰守贪秽,滥采无度,珠遂渐迁移交阯郡。后孟尝任合浦太守,革易旧弊,珠乃渐还。典出《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孟尝传》。后比喻人离开而复返或东西失而复得。《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合浦珠还自有时,惊危目下且安之。」《聊斋志异.卷八.霍女》:「错囊充牣,而合浦珠还,君幸足矣!」也作「合浦还珠」、「还珠合浦」、「珠还合浦」。合浦珠还[hépǔzhūhuán]⒈汉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因宰守贪秽,滥采无度,珠遂渐迁移交阯郡。后孟尝任合浦太守,革易旧弊,珠乃渐还。典出也作「合浦还珠」、「还珠合浦」、「珠还合浦」。引《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孟尝传》。后比喻人离开而复返或东西失而复得。《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合浦珠还自有时,惊危目下且安之。」《聊斋志异·卷八·霍女》:「错囊充牣,而合浦珠还,君幸足矣!」近失而复得原璧归赵反不翼而飞成语解释合浦珠还
辞典修订版汉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因宰守贪秽,滥采无度,珠遂渐迁移交址郡。后孟尝任合浦太守,革易旧弊,珠乃渐还。典出《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孟尝传》。后比喻人离开而复返或东西失而复得。《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合浦珠还自有时,惊危目下且安之。」《聊斋志异.卷八.霍女》:「错囊充牣,而合浦珠还,君幸足矣!」也作「合浦还珠」、「还珠合浦」、「珠还合浦」。
成语词典版01.宋.程俱〈致政程承议挽歌词〉:「锦标荷橐看荣养,命服恩书被宠章,合浦珠还增气象,延平剑合歛光芒。」02.元.王恽〈卢仲杰送所逸东莱集二帙〉诗:「卢卿赠我东莱编,偶逸二帙心茫然。朝来觅送□欲舞,有似合浦珠还蠙。」03.《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合浦珠还自有时,惊危目下且安之。」04.明.张丑〈铭心籍〉诗八一首之一六:「梦奠何如史事强,吴兴题识逊元章。延平剑合夸神异,合浦珠还好秘藏。」05.《聊斋志异.卷八.霍女》:「错囊充牣,而合浦珠还,君幸足矣,穷问何为?」06.清.钱谦益〈贺泉州孙太守得子四绝句〉诗其四:「合浦珠还未足夸,史君掌上抱灵蛇。君从尝熟湖头看,明月光先罩水涯。」
典故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泽纯正,一直誉满海内外,人们称它为“合浦珠”。当地百姓都以采珠为生,以此向邻郡交趾换取粮食。采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机贪赃枉法,巧立名目盘剥珠民。为了捞到更多的油水,他们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一味地叫珠民去捕捞。结果,珠蚌逐渐迁移到邻近的交趾郡内,在合浦能捕捞到的越来越少了。合浦沿海的渔民向来靠采珠为生,很少有人种植稻米。采珠多,收入高,买粮食花些钱不在乎。如今产珠少,收入大量减少,渔民们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不少人因此而饿死。汉顺帝刘保继位后,派了一个名叫孟尝的人当合浦太守。孟尝到任后,很快找出了当地渔民没有饭吃的原因;下令革除弊端,废除盘剥的非法规定,并不准渔民滥捕乱采,以便保护珠蚌的资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来,合浦又成了盛产珍珠的地方。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其他释义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1.他遭窃的东西在数日内悉数合浦珠还,使他不得不佩服警方的办案能力。
2.他丢了几十年的古董,在锲而不舍地追寻下如今终于合浦珠还,欣慰之情,不言而喻。
3.合浦珠还,寅旋斗柄,两制生辉日月妍。英旗偃,看荆花盛放,举国腾欢。
4.我当时虽失的一件无足重轻的东西,究竟能够合浦珠还,我心里总觉喜欢得很。
5.找到走失多年的孩子,赵先生为了庆祝合浦珠还,大摆筵席请客。
6.他的爱车已经失窃半年,如今即使合浦珠还,恐怕早已面目全非。
7.他丢失的资料找到了,合浦珠还,喜不自胜。
8.他遗失的皮夹,被善心人士捡送警方处理而合浦珠还,让他高兴极了。
9.经交涉,中国的两件稀世之宝终于合浦珠还了。
10.在警方的协助下,终于找回被窃的爱车,使他深感合浦珠还的喜悦。
读音:hé,gě
[hé]
[ hé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 gě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读音:pǔ
[pǔ]
(1)(名)水边;也指小河汇入大河的地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口(在江苏)|乍~(在浙江)。
(2)(名)姓。
读音:zhū
[zhū]
(1)(名)珠子:~宝|~翠|~帘。
(2)(名)(~儿)小的球形的东西:泪~儿。
读音:huán,hái
[huán]
[ huán ]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还乡。还俗。衣锦还乡。返老还童。
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还手。还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3. 偿付:归还。偿还。还本。原物奉还。
4. 古同“环”,环绕。
5. 姓。
[ hái ]1. 依然,仍然:这本书还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还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还要注意休息。
4.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还好。
5. 尚且:他还搬不动,何况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