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杂
【拼音】:hé zá
【注音】:ㄏㄜˊㄗㄚˊ
【结构】:合(上下结构)杂(上下结构)
【繁体】:合雜
词语解释1.混杂;嘈杂。2.犹交错。合杂[hézá]⒈混杂;嘈杂。⒉犹交错。
基础解释混杂;嘈杂。犹交错。
引证解释⒈混杂;嘈杂。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儒教》:“流俗妇人,多於孔庙祈子,殊为褻慢,有露形登夫子之榻者。引后魏孝文詔孔子庙,不听妇人合杂祈非望之福。然则聋俗所为,有自来矣。”唐吉皎《七老会诗》:“寧用管弦来合杂,自亲松竹且清虚。”⒉犹交错。引唐蔡希综《法书论》:“八分、章草、古隶等体要相合杂,发人意思。”
网络解释合杂合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ézá,是指混杂;嘈杂;犹交错。
综合释义混杂;嘈杂。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儒教》:“流俗妇人,多於孔庙祈子,殊为褻慢,有露形登夫子之榻者。后魏孝文詔孔子庙,不听妇人合杂祈非望之福。然则聋俗所为,有自来矣。”唐吉皎《七老会诗》:“寧用管弦来合杂,自亲松竹且清虚。”犹交错。唐蔡希综《法书论》:“八分、章草、古隶等体要相合杂,发人意思。”
汉语大词典(1).混杂;嘈杂。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儒教》:“流俗妇人,多于孔庙祈子,殊为亵慢,有露形登夫子之榻者。后魏孝文诏孔子庙,不听妇人合杂祈非望之福。然则聋俗所为,有自来矣。”唐吉皎《七老会诗》:“宁用管弦来合杂,自亲松竹且清虚。”(2).犹交错。唐蔡希综《法书论》:“八分、章草、古隶等体要相合杂,发人意思。”
其他释义1.混杂;嘈杂。2.犹交错。
1.该法先将实因式分解问题转化为数值优化问题,再用基于混合杂交与间歇变异的演化算法求解该优化问题。
2.同时,采用拓展亲本来源、复合杂交等手段,克服了低酚棉遗传变异率低,以及遗传单一的弊端。
3.为配合杂志今期的旅游主题,容祖儿手持艾菲尔铁塔的照片,在巨大的鞋盒内摆出各种甫士。
4.只是你的选题和文笔不太适合杂志,谢谢你的支持,你把这些稿信一一留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那些来信上都印了各个杂志社的名字,偶尔打开看看,总幻想这是发稿通知书。刘同
5.另外,神经病学研究领域同样也出现在了综合杂志:如新英格兰,美国医学会杂志上。
6.此后,融合杂技的肩上芭蕾、六小龄童徒弟猴王兄弟18秒28个空翻的绝技,倒吹锁呐,搞笑相声表演等,现场节目不断。
7.千粒重等遗传力高的性状,可结合杂交育种工作采用有限回交同步改良。(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8.千粒重等遗传力高的性状,可结合杂交育种工作采用有限回交同步改良。(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读音:hé,gě
[hé]
[ hé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 gě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读音:zá
[zá]
(1)(形)多种多样的;混杂的。
(2)(动)混合在一起;搀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