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时政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时政

时政

【拼音】:shí zhèng

【注音】:ㄕˊㄓㄥˋ

【结构】:时(左右结构)政(左右结构)

【简体】:时政

【繁体】:時政

解释

词语解释犹时令。按岁时节令制定的有关农事的政令。当时的政治措施。时政[shízhèng]⒈犹时令。按岁时节令制定的有关农事的政令。当时的政治措施。

引证解释⒈犹时令。按岁时节令制定的有关农事的政令。引《左传·文公六年》:“不告闰朔,弃时政也,何以为民?”《汉书·成帝纪》:“今公卿大夫或不信阴阳,薄而小之,所奏请多违时政。”颜师古注引李奇曰:“时政,月令也。”⒉当时的政治措施。引《后汉书·班超梁慬传论》:“时政平则文德用,而武略之士无所奋其力能。”金王若虚《君事实辨下》:“举人牛僧孺、李宗閔、皇甫湜深陈时政之失,皆后高第。”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大致是书院刚成立不久,学生们即爱议论时政。”

网络解释时政(词语)时事政治犹时令。按岁时节令制定的有关农事的政令。

综合释义犹时令。按岁时节令制定的有关农事的政令。《左传·文公六年》:“不告闰朔,弃时政也,何以为民?”《汉书·成帝纪》:“今公卿大夫或不信阴阳,薄而小之,所奏请多违时政。”颜师古注引李奇曰:“时政,月令也。”当时的政治措施。《后汉书·班超梁慬传论》:“时政平则文德用,而武略之士无所奋其力能。”金王若虚《君事实辨下》:“举人牛僧孺、李宗閔、皇甫湜深陈时政之失,皆后高第。”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大致是书院刚成立不久,学生们即爱议论时政。”时政[shízhèng]因时施政的原则。《左传.文公六年》:「不告闰朔,弃时政也。」当时的政令。《后汉书.卷四七.班超等传.论曰》:「时政平则文德用,而武略之士无所奋其力能。」

汉语大词典(1).犹时令。按岁时节令制定的有关农事的政令。《左传·文公六年》:“不告闰朔,弃时政也,何以为民?”《汉书·成帝纪》:“今公卿大夫或不信阴阳,薄而小之,所奏请多违时政。”颜师古注引李奇曰:“时政,月令也。”(2).当时的政治措施。《后汉书·班超梁慬传论》:“时政平则文德用,而武略之士无所奋其力能。”金王若虚《君事实辨下》:“举人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湜深陈时政之失,皆后高第。”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大致是书院刚成立不久,学生们即爱议论时政。”

国语辞典因时施政的原则。时政[shízhèng]⒈因时施政的原则。引《左传·文公六年》:「不告闰朔,弃时政也。」⒉当时的政令。引《后汉书·卷四七·班超等传·论曰》:「时政平则文德用,而武略之士无所奋其力能。」

辞典修订版因时施政的原则。《左传.文公六年》:「不告闰朔,弃时政也。」当时的政令。《后汉书.卷四七.班超等传.论曰》:「时政平则文德用,而武略之士无所奋其力能。」

英语interim government

其他释义1.犹时令。按岁时节令制定的有关农事的政令。2.当时的政治措施。

时政造句更多 >>

1.群众与地主发生争执时,政府采取坚持法令秉公办理的态度,这也实际上帮助了基本群众。

2.即使是实行完全积累制的筹资模式,政府也不能置身事外,当个人账户的基金发生危机时,政府仍然必须承担起保证养老金足额发放的最后责任。

3.当天气预报表明有危险时,政府鼓励国民在野火到来前预早疏散,而政府计划也教导国民怎样减低住所失火的风险。

4.部队出发时,政委带一个警卫班快马前马张掖,向马全义汇报我军前来整补,请求安排驻地。

5.在警方调查的同时,政府也宣布要展开彻查。

6.据也门政府方面透露说,爆炸发生时,政府军部队正准备撤离亚丁而前往临近的阿比扬省。

7.必要时,政府应该采取断然措施,伸张公权力,严格处置那些违法乱纪的害群之马。

8.同时,政府也承诺提高西部新疆省的棉花货运量,降低化肥厂使用的电费、汽油费、跌路运输费。

9.通货膨胀迫使工人与物价的过度増长作斗争,迫使企业宣布其产品大幅度涨价,迫使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幅度地调高税收,同时,政府公用事业费急剧上升,由此而来的预算紧缩也强加给公立学校、大学、卫生和福利部门,以及公路管理部门。

10.届时,政府若能引导房价保持稳定,令每年上升的幅度与物价增幅相当;则年轻人买不起房、担心薪水永远赶不上房价飞涨的疑虑即泰半消除。

字义分解

读音:shí

[shí]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

读音:zhèng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政。

4.  姓。

时政相关成语

时政相关词语

解释包含时政的单词更多 >>

上一个:时会

下一个:时谈物议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