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雀
【拼音】:luó què
【注音】:ㄌㄨㄛˊㄑㄩㄝˋ
【结构】:罗(上下结构)雀(上下结构)
【繁体】:羅雀
词语解释形容门庭寂静或冷落。喻用尽办法搜刮财物。罗雀[luóquè]⒈形容门庭寂静或冷落。⒉喻用尽办法搜刮财物。
引证解释⒈形容门庭寂静或冷落。参见“门可罗雀”。引唐白居易《寄皇甫宾客》诗:“卧掩罗雀门,无人惊我睡。”宋刘克庄《凤凰阁》词:“安用羡伊结駟,叹儂罗雀。”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月餘,试毕贾归,地可罗雀矣。”⒉喻用尽办法搜刮财物。参见“罗雀掘鼠”。引梁启超《岁暮感怀》诗:“近闻诛歛空罗雀,儻肯哀鸣念泽鸿。”
网络解释罗雀(汉语词汇)罗雀,典故名,见《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形容门庭寂静或冷落。同“门可罗雀”。
综合释义形容门庭寂静或冷落。唐白居易《寄皇甫宾客》诗:“卧掩罗雀门,无人惊我睡。”宋刘克庄《凤凰阁》词:“安用羡伊结駟,叹儂罗雀。”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月餘,试毕贾归,地可罗雀矣。”参见“门可罗雀”。喻用尽办法搜刮财物。梁启超《岁暮感怀》诗:“近闻诛歛空罗雀,儻肯哀鸣念泽鸿。”参见“罗雀掘鼠”。
网友释义罗雀,典故名,见《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形容门庭寂静或冷落。同“门可罗雀”。
汉语大词典(1).形容门庭寂静或冷落。唐白居易《寄皇甫宾客》诗:“卧掩罗雀门,无人惊我睡。”宋刘克庄《凤凰阁》词:“安用羡伊结驷,叹侬罗雀。”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月馀,试毕贾归,地可罗雀矣。”参见“门可罗雀”。(2).喻用尽办法搜刮财物。梁启超《岁暮感怀》诗:“近闻诛歛空罗雀,傥肯哀鸣念泽鸿。”参见“罗雀掘鼠”。
其他释义1.形容门庭寂静或冷落。2.喻用尽办法搜刮财物。
1.一座已呈没落丑陋的近代轮渡使得从海港到这座城市最伟大的、受人爱戴的总督阿曼德公爵塑像之间的步步上升的台阶都显得黯然无光;那座曾经气派的老酒店显得邋遢不堪、门可罗雀。
2.门可罗雀。其实最近复习成语时内心起伏挺大的,竟忍不住要爆发吖。
3.我站在"贵客云集"的匾额前,似乎听到当年盛况的喧闹声,实在无法跟门可罗雀的现实作一联想。
4.门可罗雀,民间工艺濒危的确也许有一定的道理。
5.马塈却与士卒同甘苦,自己夜不解甲地守御城池,一连被围了三个月,外面无一救兵,城中食尽,士卒皆罗雀掘鼠,争愿效死,无一离心。
6.在中国,票价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承受范围,所以新运营的列车常常门可罗雀。
7.面对他的诸多问题,袁凤简述了她自幼在父亲严格督导下习武的经历,和目前武馆门可罗雀,她只好出来工作帮补家用的现状。
8.艺廊骤然变得门可罗雀,纷纷裁员,曾照顾这些艺廊生意的收藏家现在担心,他们投资艺术品恐怕极为不智。
9.我退休后,每日莳花种草,闭门谢客,门可罗雀正是我的生活写照。
10.三十二岁那年,穷愁潦倒的他举办了一个小小的个人画展,虽然朋友竭力捧场,画馆依然门可罗雀。
读音:luó
[luó]
1. 捕鸟的网:罗网。
2. 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3. 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4. 散布:罗列。
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罗。
6. 用罗筛东西:罗面。
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罗绮。罗扇。
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9. 同“脶”。
10. 姓。
读音:què,qiāo,qiǎo
[què]
[ què ]1.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雀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 qiāo ]1. 〔雀子〕即“雀斑”。
[ qiǎo ]1.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雀盲眼(即“雀(què )盲”)。家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