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省
【拼音】:xī shěng
【注音】:ㄒ一ㄕㄥˇ
【结构】:西(独体结构)省(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汉永乐宫之司署﹐掌管宫内罪罚。2.中书省的别称。3.陕西省西安市的俗称。西省[xīshěng]⒈汉永乐宫之司署,掌管宫内罪罚。⒉中书省的别称。⒊陕西省西安市的俗称。
基础解释汉永乐宫之司署﹐掌管宫内罪罚。中书省的别称。陕西省西安市的俗称。
引证解释⒈汉永乐宫之司署,掌管宫内罪罚。引《后汉书·皇后纪下·孝仁董皇后》:“﹝夏惲、封諝﹞等交通州郡,辜较在所珍宝货赂,悉入西省。”⒉中书省的别称。引《南史·王韶之传》:“晋帝自孝武(司马炎)以来,常居内殿,武官主书於中通呈,以省官一人管詔誥,住西省,因谓之西省郎。”宋苏轼《再次韵答完夫穆父》:“岂知西省深严地,也著东坡病瘦身。”⒊陕西省西安市的俗称。引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八章:“一心一意种庄稼呀?再不到西省去收破烂哩?”
网络解释西省西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īshěnɡ,是指汉永乐宫之司署﹐掌管宫内罪罚。
综合释义汉永乐宫之司署,掌管宫内罪罚。《后汉书·皇后纪下·孝仁董皇后》:“﹝夏惲、封諝﹞等交通州郡,辜较在所珍宝货赂,悉入西省。”中书省的别称。《南史·王韶之传》:“晋帝自孝武(司马炎)以来,常居内殿,武官主书於中通呈,以省官一人管詔誥,住西省,因谓之西省郎。”宋苏轼《再次韵答完夫穆父》:“岂知西省深严地,也著东坡病瘦身。”陕西省西安市的俗称。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八章:“一心一意种庄稼呀?再不到西省去收破烂哩?”
汉语大词典(1).汉永乐宫之司署,掌管宫内罪罚。《后汉书·皇后纪下·孝仁董皇后》:“﹝夏恽、封谞﹞等交通州郡,辜较在所珍宝货赂,悉入西省。”(2).中书省的别称。《南史·王韶之传》:“晋帝自孝武(司马炎)以来,常居内殿,武官主书于中通呈,以省官一人管诏诰,住西省,因谓之西省郎。”宋苏轼《再次韵答完夫穆父》:“岂知西省深严地,也著东坡病瘦身。”(3).陕西省西安市的俗称。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八章:“一心一意种庄稼呀?再不到西省去收破烂哩?”
英语Shanxi ProvinceShaanxi ProvinceLushanShaanxidexingNanchangFangshanJiangxi province
其他释义1.汉永乐宫之司署﹐掌管宫内罪罚。2.中书省的别称。3.陕西省西安市的俗称。
1.近年来,桉树速生丰产林基地在江西省得到了迅猛的扩大。
2.山西省纪委称,刘仁生直到案发才深有感触,“我自知数额巨大,罪不可赦,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3.在山西省黄河边上修水坝,因水土不服,浑身起疙瘩,干不成活,老板见董雷白吃饭,赶董走,董雷苦苦相求,希望留下自己,以后自己会以工钱还医药费。
4.上周,江西省各媒体微信公号传播力及互动影响力均有小幅度上扬,其中,江南都市报继续占据两大榜单的霸主地位,亚、季军由大江网和都市现场获得。
5.像山西省化工所的聚氨酯筛板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湖北中航精机开发的“手柄式板簧调角器”和“无间隙手轮式调角器”,则迅速占领了行业制高点。
6.个省市,涉案金额巨大。于是,办案人员立即到周边的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原平市等地,对多名患者进行调查取证。
7.山西大学,地处山西省省会,千年古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市,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
8.作为社区文化节的重要环节,由陕西省图书馆承办的“歌以咏志---我的家园”社区诗歌朗诵演唱会率先在西安市雁塔区红专南路社区拉开帷幕。
9.听说江西省新余市火车站会搬迁.
10.陕西省文物局投入巨资实施的这一整体搬迁,将使这一珍贵的宋代壁画墓在异地得以有效保护,一批专家也将在基地对这座壁画墓展开多学科综合攻关。
读音:xī
[xī]
(1)(名)西方:~边|~南。
(2)(名)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
(3)(名)姓。
读音:shěng,xǐng
[shěng]
[ shěng ]1.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2. 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3. 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5. 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 xǐng ]1. 检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
2. 知觉,觉悟:省悟。发人深省。
3. 看望父母、尊亲:省亲。省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