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败涂地
【拼音】:yī bài tú dì
【注音】:一ㄅㄞˋㄊㄨˊㄉ一ˋ
【词性】:成语。
【繁体】:壹敗塗地
词语解释谓彻底失败,不可收拾。壹败涂地[yībàitúdì]⒈谓彻底失败,不可收拾。
引证解释⒈谓彻底失败,不可收拾。引《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司马贞索隐:“言一朝破败,使肝脑涂地。”清周树槐《赵孝成王论》:“﹝赵孝成王﹞置将不善,壹败涂地。惜哉!”⒈谓彻底失败,不可收拾。引《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司马贞索隐:“言一朝破败,使肝脑涂地。”清周树槐《赵孝成王论》:“﹝赵孝成王﹞置将不善,壹败涂地。惜哉!”成语解释壹败涂地
综合释义指彻底失败,不可收拾。[越孝成王]置将不善,~。惜哉!◎清·周树槐《赵孝成王论》
网友释义【名称】壹败涂地【拼音】yībàitúdì【解释】指彻底失败,不可收拾。同“一败涂地”【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事例】[越孝成王]置将不善,~。惜哉!★清·周树槐《赵孝成王论》
汉语大词典谓彻底失败,不可收拾。《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司马贞索隐:“言一朝破败,使肝脑涂地。”清周树槐《赵孝成王论》:“﹝赵孝成王﹞置将不善,壹败涂地。惜哉!”
出处〖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其他释义指彻底失败,不可收拾。
反义词 一败涂地
1.[越孝成王]置将不善,壹败涂地。惜哉!★清·周树槐《赵孝成王论》
读音:yī
[yī]
(数)“一”的大写。
读音:bài
[bài]
(1)(动)输;失利:失~|~局。
(2)(动)打败;使失败:击~|大~敌军。
(3)(动)失败;不成功:~诉|~笔。
(4)(动)毁坏;搞坏:~坏|伤风~俗。
(5)(动)解除;消除:~毒|~火。
(6)(动)破旧;腐烂;凋谢:腐~|开不~的花朵。
读音:tú
[tú]
(1)(动)使油漆、颜色、脂粉、药物等附着在物体上:~粉|~药。
(2)(动)(动)乱写或乱画;随意地写字或画画:~抹。
(3)(动)(动)抹去:~改|~料。
(4)(动)(名)〈书〉泥:~炭。
(5)(动)(名)海涂。
(6)(动)同途。
(7)(动)姓。
读音:dì,de
[dì]
[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