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玉
【拼音】:zhèn yù
【注音】:ㄓㄣˋㄩˋ
【结构】:振(左右结构)玉(独体结构)
【简体】:振玉
【繁体】:振玉
词语解释美玉受撞击震动的声音。振玉[zhènyù]⒈美玉受撞击震动的声音。
引证解释⒈美玉受撞击震动的声音。引《后汉书·樊準传》:“朝多皤皤之良,华首之老。每讌会,则论难衎衎,共求政化。详览羣言,响如振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则声转於吻,玲玲如振玉。”
网络解释振玉振玉,读音zhènyù,汉语词汇。指的是美玉受撞击震动的声音。
综合释义美玉受撞击震动的声音。《后汉书·樊準传》:“朝多皤皤之良,华首之老。每讌会,则论难衎衎,共求政化。详览羣言,响如振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则声转於吻,玲玲如振玉。”振玉[zhènyù]敲击玉石所发出的声音。《后汉书.卷三二.樊宏传》:「详览群言,响如振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
网友释义zhènyùㄓㄣˋㄧㄩˋ振玉美玉受撞击震动的声音。《后汉书·樊准传》:“朝多皤皤之良,华首之老。每讌会,则论难衎衎,共求政化。详览羣言,响如振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则声转於吻,玲玲如振玉。”
汉语大词典美玉受撞击震动的声音。《后汉书·樊准传》:“朝多皤皤之良,华首之老。每宴会,则论难衎衎,共求政化。详览群言,响如振玉。”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声律》:“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
国语辞典敲击玉石所发出的声音。振玉[zhènyù]⒈敲击玉石所发出的声音。引《后汉书·卷三二·樊宏传》:「详览群言,响如振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
辞典修订版敲击玉石所发出的声音。《后汉书.卷三二.樊宏传》:「详览群言,响如振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
其他释义1.美玉受撞击震动的声音。
1.睡眠时间短,工作时间长,商承祚形容罗振玉治学是“日夜不辍,坐拥书城”。
2.另外,和一直蓄谋复辟清室的罗振玉、郑孝胥、陈宝琛等人不同,王国维一生潜心学术,心无旁骛,和清廷并没有太密切的关系。
3.溥仪带头赠字,宗室王公们也都纷纷给竹本赠字,遗老们中郑孝胥和罗振玉也给竹本赠字。
4.5,庄士敦一贯意见应送溥仪、溥杰兄弟出国深造,培养成为有用人材,并曾于1923年安排赴英留学,但遭各太妃及郑孝胥、罗振玉及陈宝琛等人反对而作罢。
5.罗这对亲家翁的友谊在本书中被充分体现了出来,罗振玉代王国维撰写的上溥仪遗折,准确地传达了王国维想要留给世人的话。
6.庄士敦一贯意见应送溥仪、溥杰兄弟出国深造,培养成为有用人材,并曾于1923年安排赴英留学,但遭各太妃及郑孝胥、罗振玉及陈宝琛等人反对而作罢。
7.一位农业气象学家周三称,预期未来两周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将转为较潮湿,将有助于提振玉米和大豆作物生长,并使正在授粉的玉米作物受损的风险消退。
8.1940年,罗振玉留着稀疏的清朝辫子,溘然病逝,葬于水师营西沟。
9.罗振玉稍整理了两册,刊于东方学会,即为日本、法国学者所深羡,其价值重大可想也。
10.罗这对亲家翁的友谊在本书中被充分体现了出来,罗振玉代王国维撰写的上溥仪遗折,准确地传达了王国维想要留给世人的话。(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zhèn
[zhèn]
(1)(动)救济。
(2)(动)摇动;挥动。
(3)(动)奋起:~奋|~作。
读音:yù
[yù]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