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冠博带
【拼音】:gāo guān bó dài
【注音】:ㄍㄠㄍㄨㄢㄅㄛˊㄉㄞˋ
【词性】:成语。
【简体】:高冠博带
【繁体】:高冠博帶
词语解释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⒈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综合释义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高冠博带[gāoguānbódài]高大的帽子,宽大的衣带,为旧时儒生的装束。后亦指穿着礼服。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亦作峨冠博带。
网友释义【释义】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出处】《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
国语辞典高大的帽子,宽大的衣带,为旧时儒生的装束。后亦指穿著礼服。《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也作「峨冠博带」。高冠博带[gāoguānbódài]⒈高大的帽子,宽大的衣带,为旧时儒生的装束。后亦指穿著礼服。也作「峨冠博带」。引《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成语解释高冠博带
辞典修订版高大的帽子,宽大的衣带,为旧时儒生的装束。后亦指穿着礼服。《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也作「峨冠博带」。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高大的帽子,宽大的衣带,为旧时儒生的装束。后亦指穿着礼服。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亦作峨冠博带。
出处《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
反义词 峨冠博带
1.随着赤红的浩然之气越来越强,一尊高冠博带,手持书卷的儒者形象在魏迟的身后呈现。
2.大殿之上,罗浮掌教青云上人端坐在上方,在其左边是高才曾经见到过的太阳道人,右边的一位则是高才未曾见过的高冠博带的道人,罗浮另外一个长老安期生。
3.为首的一个高冠博带相貌清秀的青年温声道子蛮师弟,子幽师妹,在下姓颜名回,字子渊,恭为夫子门下大弟子。
4.高冠博带的中年男子在玉皇大帝的最后神念当中出现,仓颉一行一动之间,总是有种无比的潇洒学懂复仇不难,学懂宽恕才难。
5.清凉的月光如水,高冠博带的老者站在冰冷的石阶上,枯瘦的指爪轻轻点出,在虚空中划出了一个六角雪花。
6.否则即便是高冠博带,一顶圆溜溜的光头也会显得极不协调。
7.走到城西的时候,忽见数十个高冠博带之人当街站立,似是等候已久,正是颜回、子路、子贡等孔非子的七十二贤徒。
8.进了正堂,却见孔非子早已高冠博带端容而坐,身后挂着一副巨幅画像。
9.在这小世界中,无数古籍和竹简遍布四周,透着一股书卷的气息,在这空间中央,一个全身披甲的战将躬身在一个穿着高冠博带的老者面前。
10.高冠博带的中年男子在玉皇大帝的最后神念当中出现,仓颉一行一动之间,总是有种无比的潇洒:学懂复仇不难,学懂宽恕才难。
读音:gāo
[gāo]
(1)(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
(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
(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
(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
(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
(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
(7)(形)(Gāo)姓。
读音:guān,guàn
[guān]
[ guān ]1. 帽子: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
[ guàn ]1. 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冠。
2.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冠军。
3. 姓。
读音:bó
[bó]
(1)(形)多;丰富:渊~。
(2)(动)知道得多:~古通今。
(3)(形)〈书〉大:宽衣~带。
(4)(动)取得:聊~一笑。
(5)(名)指赌博:~徒|~局。
读音:dài
[dài]
(1)(名)带子:皮~。
(2)(名)地域:江浙一~。
(3)(名)轮胎:自行车~子。
(4)(名)白带;妇女生殖器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
(5)(动)随身拿着
(6)(动)捎带做某事
(7)(动)连着;附带
(8)(动)引导
(9)(动)带动
(10)(动)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