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诮
【拼音】:hàn yīn qiào
【注音】:ㄏㄢˋ一ㄣㄑ一ㄠˋ
【结构】:汉(左右结构)阴(左右结构)诮(左右结构)
【繁体】:漢陰誚
词语解释指子贡过汉阴时受到一灌畦老人讥嘲的典实。汉阴诮[hànyīnqiào]⒈指子贡过汉阴时受到一灌畦老人讥嘲的典实。
引证解释⒈指子贡过汉阴时受到一灌畦老人讥嘲的典实。参见“汉阴机”。引唐奚贾《严陵滩下寄常建》诗:“已息汉阴誚,且同濠上观。”
网络解释汉阴诮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后以“汉阴诮”为此典实。
综合释义指子贡过汉阴时受到一灌畦老人讥嘲的典实。唐奚贾《严陵滩下寄常建》诗:“已息汉阴誚,且同濠上观。”参见“汉阴机”。汉阴诮[hànyīnqiào]
网友释义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后以“汉阴诮”为此典实。
汉语大词典指子贡过汉阴时受到一灌畦老人讥嘲的典实。唐奚贾《严陵滩下寄常建》诗:“已息汉阴诮,且同濠上观。”参见“汉阴机”。
其他释义1.指子贡过汉阴时受到一灌畦老人讥嘲的典实。
读音:hàn
[hàn]
(1)(名)朝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刘邦所建。参看〔西汉〕、〔东汉〕。
(2)(名)后汉。
(3)(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所建的政权(1360—1363)。
(4)(名)汉族:~人|~语。
(5)(名)男子:老~|好~|英雄~|彪形大~。
(6)(名)指银河:银~。
读音:yīn
[yīn]
1.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与“阳”相对: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差阳错。阴盛阳衰。阴虚生热。
2. 指“月亮”:太阴(月亮)。阴历。
3. 带负电的:阴电。阴极。阴离子。
4. 云层较厚,遮住阳光:阴沉。阴雨。阴郁(亦指忧郁,不开朗)。阴霾。
5. 不见阳光,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阴面。阴干(
)。阴凉,阴影。山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阴(碑的背面)。6. 不露出表面的,暗中的:阴沟。阴通(秘密往来)。阴私。阴功(a.暗中做的好事;b.迷信指被阴间记功的好事)。
7. 背地捣鬼,险恶:阴谋。阴毒。
8. 指冥间:阴间。阴司。阴曹地府。
9. 凹进的:阴文图章。阴识(即阴文)。
10. 指时间:光阴。惜寸阴。
11. 生殖器:阴部。阴道。阴茎。阴囊。
12. 姓。
读音:qiào
[qiào]
(1)(动)讥讽;讽刺。
(2)(动)责备;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