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兵黩武
【拼音】:qióng bīng dú wǔ
【注音】:ㄑㄩㄥˊㄅ一ㄥㄉㄨˊㄨˇ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穷兵黩武
【繁体】:窮兵黷武
词语解释穷兵黩武qióngbīng-dúwǔ。(1)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好战。穷兵黩武[qióngbīngdúwǔ]⒈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好战。例穷兵黩武,动费万计。——《三国志·陆抗传》英adoptawarlikepolicy;exhaustallresourcestobuildupmilitarypower;wagewarfrequently;
基础解释动用所有兵力,肆意发动侵略战争。
引证解释⒈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引三国魏曹丕《诏王朗等三公》:“穷兵黷武,古有成戒。”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圣人之德,非欲穷兵黷武。”《明史·范济传》:“毋以穷兵黷武为快,毋以犂庭扫穴为功。”戎笙《谈<蔡文姬>中曹操形象的真实性》:“曹操虽然在军事上有很深的造诣,但他并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亦省作“穷黷”。唐元结《系谟》:“不可怙恃威武,穷黷战争。”
综合释义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王氏今降心纳贡,愿修旧好,明公乃欲~,残灭同盟,天下其谓公何?◎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
网友释义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穷兵黩武的意思是,竭尽所有的兵力,任意发动战争。《明史·范济传》:“毋以穷兵黩武为快,毋以犂庭扫穴为功。”【“穷兵黩武”常误写为“穷兵渎武”,应注意。】
汉语大词典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三国魏曹丕《诏王朗等三公》:“穷兵黩武,古有成戒。”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圣人之德,非欲穷兵黩武。”《明史·范济传》:“毋以穷兵黩武为快,毋以犁庭扫穴为功。”戎笙《谈〈蔡文姬〉中曹操形象的真实性》:“曹操虽然在军事上有很深的造诣,但他并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亦省作“穷黩”。唐元结《系谟》:“不可怙恃威武,穷黩战争。”
国语辞典恣意运用兵力,发动战争。《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也作「黩武穷兵」、「穷兵极武」。穷兵黩武[qióngbīngdúwǔ]⒈恣意运用兵力,发动战争。也作「黩武穷兵」、「穷兵极武」。引《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反偃武修文英语toengageinwarsofaggressionatwill(idiom),militaristic,bellicose德语aggressiv,kriegslüstern成语解释穷兵黩武
辞典简编版恣意动用兵力,发动战争。 【造句】古有明训,凡是穷兵黩武之国,终必自取灭亡。
成语词典版01.《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02.唐.吴竞《贞观政要.卷一.政体》:「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徵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03.唐.李白〈登高丘而望远〉诗:「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04.宋.田锡〈论军国机要朝廷大体〉:「自古制御番、戎,但在示之以威德。示之以威着,不穷兵黩武,不劳人费财;示之以德者,比之如犬羊,容之若天地。」05.清.钱缣益〈向言上〉:「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修明堂,议封禅。迨其后也,穷兵黩武,海内虚耗,儒效无闻焉。」
典故东吴后期的名将陆抗,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建武校尉;带领他父亲陆逊留下的部众五千人。公元264年,孙皓当了东吴的国君,三十八岁的陆抗担任镇军大将军。当时,东吴的朝政非常腐败。孙皓荒淫暴虐,宫女有好几千人,还向民间掠夺;又用剥面皮、凿眼睛筹酷刑任意杀人。陆抗对孙皓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多次上疏,劝谏他对外加强防守,对内改善政治,以增强国力。他曾在奏疏中一次陈述当前应做的事达十六件之多。但是,孙皓对他的建议置之不理。公元272年,镇守西陵的吴将步阐投降晋朝。陆抗得知后、立即率军征讨步阐。他知道晋军一定会来接应步阐,因此命令军民在西陵外围修筑一道坚固的围墙。吴将多次要求攻打西陵,但陆抗总是不许。等到工事完成;晋军已经赶到西陵接应步阐,陆抗率军击退来援的晋军,再向西陵发起猛攻,很快攻进城内,将叛将步阐杀死。当时,晋朝的车骑将军羊祜镇守襄阳。他见陆抗能攻善守,知道要打败东吴并不容易,因此对东吴采取和解策略:部下掠夺了东吴的孩子,他下令放回;行军到东吴边境,收割了东吴方面的庄稼,就送绢帛给东吴作抵偿,猎获的禽兽已被吴人打伤,就送还东吴。陆抗明白羊祜的用意,也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晋商。两人还经常派使者往来,互相表示友好。因此,吴、晋一部分边境地带一时出现了和好的局面。孙皓听说那里的边境和好,很不高兴,派人责问陆抗。陆抗回话说:“一乡一县尚且不能没有信义,何况大国呢!我如果不这样做,反而会显出羊祜很有威德,对他没有什么损害。”孙皓听了,无话可说;但他还是想出兵攻晋。陆抗见军队不断出动,百姓精疲力竭,便向孙皓上疏说。“现在,朝廷不从事富国强兵,加紧农业生产,储备粮食,让有才能的人发挥作用,使各级官署不荒怠职守,严明升迁制度以激励百官,审慎实施刑罚以警戒百姓,用道德教导官吏,以仁义安抚百姓,反而听任众将追求名声,用尽所有兵力,好战不止,耗费的资财动以万计,士兵疲劳不堪。这样,敌人没有削弱,而我们自己倒象生了一场大病。”陆抗还郑重指出,吴、晋两国实力不同,今天即使出兵获胜,也得不偿失。所以,应该停止用兵,积蓄力量,以待时机。”但是,孙皓对陆抗的这些忠告都听不进去。后来陆抗去世,晋军讨伐东吴,沿着长江顺流东下,势如破竹,吴国终于被晋所灭亡。
出处三国·曹丕《车驾临江还诏三公》:“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成戒。”
其他释义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1.古代封建统治阶级施行霸道,穷兵黩武,奴役边陲的少数民族。
2.主公,依属下看,这三唐乡内部不稳,却又无故兴兵,唐三此人颇有点穷兵黩武,败亡怕是就在旦夕之间。
3.沁灵星球,战火肆虐;天崇大陆,英雄四起;神源帝国,穷兵黩武;博怀帝国,兵连祸结;魔族部落,坚壁清野;龙族部落,偃革倒戈;噬霸洋外,破斧缺斨。
4.汉文帝的仁德与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5.盖尔人是一个穷兵黩武,专横暴戾的贵族阶层。
6.穷乡僻壤、穷山恶水、穷凶极恶、穷兵黩武、穷奢极欲、穷愁潦倒、穷途末路,等等,除了“穷则思变”。
7.古代君王若是穷兵黩武,造成天下生灵涂炭,最后必导致民众抗暴而被推翻。
8.杨隆当权后,对内清除异己,对外穷兵黩武,接连对周边少数民族用兵,导致烽火连年、民不聊生。
9.为什么呢?因为汉武帝穷兵黩武、繁刑重敛,致使民不聊生,盗贼四起。
10.歷史上多少穷兵黩武的帝王,最后都遭到推翻,下场妻惨。
读音:qióng
[qióng]
(1)(形)缺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没有钱:~困|~苦|~国。
(2)(形)穷尽:无~无尽|理屈辞~|日暮途~。
(3)(形)用尽、费尽:~兵黩武|~目远望。
(4)(形)彻底(追究):~究|~追猛打。
(5)(形)极端:~凶极恶|~奢极侈。
读音:bīng
[bīng]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
读音:dú
[dú]
(1)(动)〈书〉玷污。
(2)(动)〈书〉轻率;轻举妄动。
读音:wǔ
[wǔ]
1.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2.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3.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