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亹
【拼音】:hào wěi
【注音】:ㄏㄠˋㄨㄟˇ
【结构】:浩(左右结构)亹(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水名。亦名阁门河,今名大通河。源出祁连山脉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之间,东南流经甘肃﹑青海边境,在民和县享堂入湟水。浩亹[hàowěi]⒈水名。亦名阁门河,今名大通河。源出祁连山脉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之间,东南流经甘肃、青海边境,在民和县享堂入湟水。
引证解释⒈水名。亦名阁门河,今名大通河。源出祁连山脉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之间,东南流经甘肃、青海边境,在民和县享堂入湟水。引《汉书·地理志下》:“金城郡……浩亹,浩亹水出西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颜师古注:“浩音誥。浩,水名也。亹者,水流峡山,岸深若门也……今俗呼此水为閤门河,盖疾言之,浩为閤耳。”
网络解释浩亹浩亹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hàomén,意思是水名。亦名阁门河今名大通河。。
综合释义水名。亦名阁门河,今名大通河。源出祁连山脉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之间,东南流经甘肃、青海边境,在民和县享堂入湟水。《汉书·地理志下》:“金城郡……浩亹,浩亹水出西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颜师古注:“浩音誥。浩,水名也。亹者,水流峡山,岸深若门也……今俗呼此水为閤门河,盖疾言之,浩为閤耳。”
汉语大词典水名。亦名阁门河,今名大通河。源出祁连山脉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之间,东南流经甘肃、青海边境,在民和县享堂入湟水。《汉书·地理志下》:“金城郡……浩亹,浩亹水出西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颜师古注:“浩音诰。浩,水名也。亹者,水流峡山,岸深若门也……今俗呼此水为閤门河,盖疾言之,浩为閤耳。”
其他释义1.水名。亦名阁门河,今名大通河。源出祁连山脉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之间,东南流经甘肃﹑青海边境,在民和县享堂入湟水。
读音:hào
[hào]
(1)(形)浩大:~繁。
(2)(形)多:~博|~如烟海。
读音:mén,wěi
[wěi]
[ wěi ]1. 〔亹亹〕a.缓慢流动,无止无休,如“清流亹亹。”b.形容孜孜不倦。
[ mén ]1. 山峡中两岸相对如门之处:“凫鹭在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