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行
【拼音】:lì xíng
【注音】:ㄌ一ˋㄒ一ㄥˊ
【结构】:励(左右结构)行(左右结构)
【繁体】:勵行
词语解释励行lìxíng。(1)勉力而行;培养良好的品行。(2)同“厉行”。励行[lìxíng]⒈勉力而行;培养良好的品行。例改过励行。英showself-discipline;conductoneselfproperly;⒉同“厉行”英strictlyenforce;
基础解释∶同“厉行”,(动)严格实行:~节约。∶同“厉行”
引证解释⒈砥砺德行。励,通“礪”。引《北史·循吏传·梁彦光》:“彦光训喻而遣之,﹝焦通﹞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明方孝孺《与讷斋先生书》:“犹当飭身励行,以善遗子孙,俾百岁之后,乡称善人。”清陈田《明诗纪事甲籤·周祚》:“诚以惜时不如立名,慕德不如励行。”⒉努力实行。引《清史稿·后妃传一·文宗孝钦显皇后》:“太后屡下詔:‘母子一心,励行新政。’”
网络解释励行励行,就是鼓励同行;培养良好的品行或改过励行。清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周祚》:“诚以惜时不如立名,慕德不如励行。”《清史稿·后妃传一·文宗孝钦显皇后》:“太后屡下诏:‘母子一心,励行新政。
网友释义励行,就是鼓励同行;培养良好的品行或改过励行。清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周祚》:“诚以惜时不如立名,慕德不如励行。”《清史稿·后妃传一·文宗孝钦显皇后》:“太后屡下诏:‘母子一心,励行新政。
汉语大词典(1).砥砺德行。励,通“砺”。《北史·循吏传·梁彦光》:“彦光训喻而遣之,﹝焦通﹞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明方孝孺《与讷斋先生书》:“犹当饬身励行,以善遗子孙,俾百岁之后,乡称善人。”清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周祚》:“诚以惜时不如立名,慕德不如励行。”(2).努力实行。《清史稿·后妃传一·文宗孝钦显皇后》:“太后屡下诏:‘母子一心,励行新政。’”
国语辞典努力认真的执行,如:「我们当励行勤俭建国的原则。」《清史稿.卷二一四.后妃传.文宗孝德显皇后传》:「太后屡下诏:『母子一心,励行新政。』」也作「厉行」。励行[lìxíng]⒈努力认真的执行。也作「厉行」。引《清史稿·卷二一四·后妃传·文宗孝德显皇后传》:「太后屡下诏:『母子一心,励行新政。』」例如:「我们当励行勤俭建国的原则。」励行[lìxìng]⒈敦励品行。引《北史·卷八六·循吏传·梁彦光传》:「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其他释义①努力实行:励行节约。②磨练德行:慕德不如励行。
1.自发行为扮演这一重要的角色,它能弥补支吾其词的政府留下的真空且能引导思维,鼓励行动并把社会引导至令他人向往的一个全新的领地。
2.蔡元培、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
3.同时还应看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研过程对医务人员的才能要求越来越高,科研管理人员必须适时实施激励行为,以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使他们在事业上蒸蒸日上。
4.用心地协助学员完成他们的蛋糕作品,而其亦担任路德会赛马会中心,匡智会,晨曦会蛋糕课程导师,励行会,私人中心课程。
5.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
6.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7.至一庵绩学励行,以翰墨重缙绅间。
8.经济学家也曾指出,“成为‘品牌’的条件,除了要当行出色拥趸无数之外,‘敦品励行’即私生活检点亦为不可忽视因素”。
9.鼓励行走和上下楼梯.允许盆浴或淋浴.
10.为了体现国际志愿者数目的迅速增长,雷励行动在1992年正式更名为雷励国际。(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励行造句)
读音:lì
[lì]
(1)(动)劝勉:勉~|鼓~|奖~。
(2)(Lì)姓。
读音:háng,xíng
[xíng]
[ há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 xíng ]1.行为举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难~。
3.前往:南~|与子偕~。
4.流动、流通:发~|运~|风~一时。
5.做、从事、实施:~医|~善|实~。
6.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强:你真~。
8.行书的简称:~草|~楷|真~。
9.不久、将要:~将就木。
10.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