磈礧
【拼音】:wěi léi
【注音】:ㄨㄟˇㄌㄟˊ
【结构】:磈(左右结构)礧(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群石高低不平。比喻心中积郁难平。磈礧[wěiléi]⒈见“磈磊”。
引证解释⒈见“磈磊”。
汉语大词典见“磈磊”。《汉语大词典》:磈磊 拼音:kuǐlěi(1).树木多节,不平直。《尔雅·释木》“魁瘣”晋郭璞注:“谓树木丛生,根枝节目盘结磈磊。”邢炳疏:“魁瘣,读若磈磊。”(2).垒积不平的石块。因以喻郁结在胸中的不平之气。南朝梁何逊《和刘咨议守风》:“萧条疾帆流,磈礧冲波白。”金雷渊《洛阳同裕之钦叔赋》:“书生不柰兴亡恨,斗酒聊浇磈磊胸。”明许自昌《水浒记·谋成》:“暂在村中做个塾师,训诲蒙童,以消胸中磈礧。”郁达夫《游记·感伤的行旅》:“将近十二点了,我还是去炒盘芥莉鸡丁、弄瓶‘苦配’啤酒来浇浇磈磊的好。”
其他释义1.见'磈磊'。
读音:kuǐ,wěi
[wěi]
[ kuǐ ]1. 〔磈磊〕a.(石)高低不平,如“萧条疾帆流,磈磈冲波白。”b.喻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如“不用浇磈磈,我怀无不平。”均亦作“磈礧”。
[ wěi ]1. 〔磈硊〕(山石)突兀险峻。
2. 高峻:“苍苍中条山,厥形极奇磈。”
读音:léi,lěi,lèi
[léi]
[ léi ]1. 古同“礌”。
2. 撞击:“骇崩浪而相礧。”
[ lěi ]1. 不平。
2. 堆砌。
3. 大石貌。
[ lèi ]1. 以木、石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