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秫
【拼音】:táo lìng shú
【注音】:ㄊㄠˊㄌ一ㄥˋㄕㄨˊ
【结构】:陶(左右结构)令(上下结构)秫(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高粱。因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公田悉令吏种秫稻'而得'陶令秫'之名。见《宋书.隐逸传.陶潜》。陶令秫[táolìngshú]⒈高粱。因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公田悉令吏种秫稻”而得“陶令秫”之名。见《宋书·隐逸传·陶潜》。
基础解释高粱。
引证解释⒈高粱。因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公田悉令吏种秫稻”而得“陶令秫”之名。见《宋书·隐逸传·陶潜》。按,故侯,指秦东陵侯召平。引清厉鹗《东城杂记·陈高士贞倩》:“有《采菽堂诗集》……《放言》云:‘无家可种故侯瓜,何地容栽陶令秫。’”
网络解释陶令秫陶令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áolìngshú,是指高粱。
综合释义高粱。因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公田悉令吏种秫稻”而得“陶令秫”之名。见《宋书·隐逸传·陶潜》。清厉鹗《东城杂记·陈高士贞倩》:“有《采菽堂诗集》……《放言》云:‘无家可种故侯瓜,何地容栽陶令秫。’”按,故侯,指秦东陵侯召平。高粱。因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公田悉令吏种秫稻/而得/陶令秫/之名。见《宋书.隐逸传.陶潜》。
汉语大词典高粱。因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公田悉令吏种秫稻”而得“陶令秫”之名。见《宋书·隐逸传·陶潜》。清厉鹗《东城杂记·陈高士贞倩》:“有《采菽堂诗集》……《放言》云:‘无家可种故侯瓜,何地容栽陶令秫。’”按,故侯,指秦东陵侯召平。
读音:táo,yáo
[táo]
[ táo ]1.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
2. 制造陶器:陶冶。陶铸。
3. 喻教育、培养:陶化。陶育。陶染。熏陶。
4.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陶然。陶醉。陶陶。
5. 古同“淘”,洗。
6. 姓。
[ yáo ]1. 通“窑”。窑灶。
读音:líng,lǐng,lìng
[lìng]
[ líng ]1.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lǐng ]1.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 lìng ]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
2. 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
3. 使,使得:令人兴奋。
4. 时节:时令。节令。
5. 美好,善: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
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
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小令。如梦令。
读音:shú
[shú]
(名)粘高粱;可以做烧酒。有的地区就指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