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
【拼音】:shū lín
【注音】:ㄕㄨㄌ一ㄣˊ
【结构】:疏(左右结构)林(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亦作'疎林'。修剪林木的枝条。稀疏的林木。
基础解释亦作/'疎林/'。修剪林木的枝条。稀疏的林木。
引证解释⒈亦作“疎林”。⒉修剪林木的枝条。引南朝宋谢灵运《昙隆法师诔》:“开石通涧,剔柯疏林。”⒊稀疏的林木。引唐王昌龄《途中作》诗:“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明刘基《小重山》词:“城上高楼接海赮,疎林藏不尽欲栖鸦。”潘漠华《草野》一:“晨光透过疏林,金黄的,灿烂的,在漠漠的大地上跳舞。”
网络解释疏林疏林,是一个植被主要为树木的土地,疏林为森林的一种,和森林的不同处在于两者的树冠。
综合释义亦作“疎林”。修剪林木的枝条。南朝宋谢灵运《昙隆法师诔》:“开石通涧,剔柯疏林。”稀疏的林木。唐王昌龄《途中作》诗:“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明刘基《小重山》词:“城上高楼接海赮,疎林藏不尽欲栖鸦。”潘漠华《草野》一:“晨光透过疏林,金黄的,灿烂的,在漠漠的大地上跳舞。”
汉语大词典亦作“疏林”。(1).修剪林木的枝条。南朝宋谢灵运《昙隆法师诔》:“开石通涧,剔柯疏林。”(2).稀疏的林木。唐王昌龄《途中作》诗:“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明刘基《小重山》词:“城上高楼接海霞,疏林藏不尽欲栖鸦。”潘漠华《草野》一:“晨光透过疏林,金黄的,灿烂的,在漠漠的大地上跳舞。”
法语Forêt claire
其他释义1.亦作'疎林'。2.修剪林木的枝条。3.稀疏的林木。
1.虽然是疏林区,可依然树木杂乱密布,灌木横生,给布阵带来极大困扰,随军役夫刀斧齐上,把最碍事的一些灌木清除掉,才退到后方瑟瑟发抖的抱头等待战斗的结果。
2.虽说头上有着透宵的明月,但夜却是极其深沉的,山峦,流水,疏林,草庐,俱是黑苍苍的,如水的月光给它们罩上了一层轻柔的、橘黄色的薄纱,尤显得朦胧渺茫。
3.我穿过曲径疏林,只见哈玛雅坐于回廊栏杆上,一腿曲起,背倚廊柱,吹奏短笛,笛声清越,如泣如诉。
4.又还喜欢那只鸭蛋青的梅瓶,黛绿的山峦在远处的白云里,短桥和疏林及张望的人物在近处的青波间,古意深深,望去几不可测。
5.春回大地绿无涯,原野风轻坠落花;溪桥竹篱几点雨,云树烟岚万缕霞;疏林萧瑟弥浅雾,碧水潆洄栖鸣蛙;最爱荷塘静垂钓,不觉夕阳噪暮鸦。
6.进了门,迎面是一障山水画玉石屏,之后雕甍绣槛轩峻壮丽,满园树木山石,满是葱蔚洇润之气,疏林如画奇花烂漫,果然是绝顶豪富之家。
7.恒大御景半岛园林由知名景观设计师全力打造多种庭院效果,缓坡疏林,阔朗庭院。
8.“木瓜专类园”位于樟荫台南,东侧为亚乔木型成疏林状的木瓜林,西侧为大灌木型的宣木瓜和各类海棠,皆以红花酢浆草为地被,互为衬景。
9.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李叔同
10.生境与生态:生于山地疏林中.花期:12月至翌年2月.
读音:shū
[shū]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读音:lín
[lín]
(1)(名)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树~|竹~|山~|防风~。
(2)(名)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艺~|碑~。
(3)(名)林业:农~牧副渔。
(4)(名)(Lí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