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退
【拼音】:tián tuì
【注音】:ㄊ一ㄢˊㄊㄨㄟˋ
【结构】:恬(左右结构)退(半包围结构)
【简体】:恬退
【繁体】:恬退
词语解释1.淡于名利,淡泊谦让。2.指安然退隐。恬退[tiántuì]⒈淡于名利,安于退让。⒉指安然退隐。
引证解释⒈淡于名利,安于退让。引《世说新语·文学》“羊孚作《雪讚》”刘孝标注引晋何法盛《中兴书》:“胤少有清操,以恬退见称。”《梁书·孝行传·何炯》:“炯常慕恬退,不乐进仕。”清黄景仁《杂咏》之二:“恬退匪所甘,落拓计益疏。”茅盾《谈月亮》:“我觉得我们向来有一些关于月亮的文学,好像是幽怨的,恬退隐逸的,或者缥缈游仙的。”⒉指安然退隐。引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猫怪》:“作官二十年,草菅人命者不知凡几,尚思恬退林泉,正命牖下,妄想极矣。”
网络解释恬退恬退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淡于名利,安于退让;安然退隐。
综合释义淡于名利,安于退让。《世说新语·文学》“羊孚作《雪讚》”刘孝标注引晋何法盛《中兴书》:“胤少有清操,以恬退见称。”《梁书·孝行传·何炯》:“炯常慕恬退,不乐进仕。”清黄景仁《杂咏》之二:“恬退匪所甘,落拓计益疏。”茅盾《谈月亮》:“我觉得我们向来有一些关于月亮的文学,好像是幽怨的,恬退隐逸的,或者缥缈游仙的。”指安然退隐。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猫怪》:“作官二十年,草菅人命者不知凡几,尚思恬退林泉,正命牖下,妄想极矣。”
汉语大词典(1).淡于名利,安于退让。《世说新语·文学》“羊孚作《雪赞》”刘孝标注引晋何法盛《中兴书》:“胤少有清操,以恬退见称。”《梁书·孝行传·何炯》:“炯常慕恬退,不乐进仕。”清黄景仁《杂咏》之二:“恬退匪所甘,落拓计益疏。”茅盾《谈月亮》:“我觉得我们向来有一些关于月亮的文学,好像是幽怨的,恬退隐逸的,或者缥缈游仙的。”(2).指安然退隐。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猫怪》:“作官二十年,草菅人命者不知凡几,尚思恬退林泉,正命牖下,妄想极矣。”
国语辞典淡泊谦让。恬退[tiántuì]⒈淡泊谦让。引《旧唐书·卷一四九·沈传师传》:「性恬退无竞。」英语contented,uninterestedinwealthandglory
辞典修订版淡泊谦让。《旧唐书.卷一四九.沈传师传》:「性恬退无竞。」
其他释义1.淡于名利,安于退让。2.指安然退隐。
1.只因他“天性恬退,成劳不居”,喜欢“俯仰歌啸于泉石之间”,远离官场、沙场,最多作为“幕府”出些主意,不登前台,所以名气远不如兄。
2.而陆炳此时百感交集,也许是锦衣卫长期的历练让他养成了既铺张扬厉又恬退隐忍的性格。[查字典www.chazidian.com恬退造句]
3.而陆炳此时百感交集,也许是锦衣卫长期的历练让他养成了既铺张扬厉又恬退隐忍的性格。(www.chazidian.com/zj-367491/查字典恬退造句)
4.而陆炳此时百感交集,也许是锦衣卫长期的历练让他养成了既铺张扬厉又恬退隐忍的性格。(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367491/)
读音:tián
[tián]
(1)(形)〈书〉安静。
(2)(形)〈书〉满不在乎、坦然。
读音:tuì
[tuì]
(1)(动)向后移动
(2)(动)使向后移动:~兵。
(3)(动)退出:~场|~党。
(4)(动)减退;下降:~热|~烧。
(5)(动)退还:~钱|~票。
(6)(动)把已定的事撤销:~婚|~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