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能
【拼音】:lì néng
【注音】:ㄌ一ˋㄋㄥˊ
【结构】:吏(上下结构)能(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为政的才能。吏能[lìnéng]⒈为政的才能。
引证解释⒈为政的才能。引《后汉书·坚镡传》:“世祖讨河北,或荐鐔者,因得召见。以其吏能,署主簿。”《南史·孔琇之传》:“琇之有吏能,仕齐为吴令。”《宋史·孝宗纪二》:“詔侍从、臺諫、两省官举任刑狱、钱穀及有智略吏能者各二人。”
网络解释吏能吏能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ìnéng,是指当官为政的才能。
综合释义为政的才能。《后汉书·坚镡传》:“世祖讨河北,或荐鐔者,因得召见。以其吏能,署主簿。”《南史·孔琇之传》:“琇之有吏能,仕齐为吴令。”《宋史·孝宗纪二》:“詔侍从、臺諫、两省官举任刑狱、钱穀及有智略吏能者各二人。”
网友释义吏能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ìnéng,是指当官为政的才能。
汉语大词典为政的才能。《后汉书·坚镡传》:“世祖讨河北,或荐镡者,因得召见。以其吏能,署主簿。”《南史·孔琇之传》:“琇之有吏能,仕齐为吴令。”《宋史·孝宗纪二》:“诏侍从、台谏、两省官举任刑狱、钱谷及有智略吏能者各二人。”
其他释义1.为政的才能。
1.吏不畏官严而畏官廉,民不服吏能而服吏公。
2.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吏能弘厚,虽贪污放纵,犹无所害;至于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284930/)
3.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吏能弘厚,虽贪污放纵,犹无所害;至于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读音:lì
[lì]
(1)(名)旧社会没有品级的小公务人员:胥~。
(2)(名)旧社会泛指官吏:大~|酷~。
读音:néng,nài
[néng]
[ néng ]1. 才干,本事:能力。能耐。才能。
2. 有才干的:能人。能手。贤能。能工巧匠。能者为师。
3. 胜任,善于:能够。能柔能刚。力所能及。欲罢不能。能动。
4. 会(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能走路了。
5. 应该:你不能这样说他。
6. 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电能。热能。
7. 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能”。
8. 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
9.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
[ nài ]1.古同“耐”,受得住。
2.笔画数: 10。
3. 部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