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庙
【拼音】:cháo miào
【注音】:ㄔㄠˊㄇ一ㄠˋ
【结构】:朝(左右结构)庙(半包围结构)
【繁体】:朝廟
词语解释1.祭奠于宗庙。2.指朝廷与宗庙。朝庙[cháomiào]⒈祭奠于宗庙。⒉指朝廷与宗庙。
基础解释祭奠于宗庙。指朝廷与宗庙。
引证解释⒈祭奠于宗庙。引《春秋·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杜预注:“诸侯每月必告朔听政,因朝宗庙。”《后汉书·郑兴传》:“《春秋》书‘齐小白入齐’,不称侯,未朝庙故也。”清恽敬《顾命辨下》:“踰年即位必朝庙,朝庙必改元。”⒉指朝廷与宗庙。引《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桓公乃命三国各具版筑……更为建立朝庙,添设庐舍。”清周亮工《书影》卷二:“古者,《风》採之民间,《雅》《颂》歌之朝庙。”
网络解释朝庙朝庙,拼音是cháomiào,汉语词语,释义是祭奠于宗庙或指朝廷与宗庙。
综合释义祭奠于宗庙。《春秋·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杜预注:“诸侯每月必告朔听政,因朝宗庙。”《后汉书·郑兴传》:“《春秋》书‘齐小白入齐’,不称侯,未朝庙故也。”清恽敬《顾命辨下》:“踰年即位必朝庙,朝庙必改元。”指朝廷与宗庙。《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桓公乃命三国各具版筑……更为建立朝庙,添设庐舍。”清周亮工《书影》卷二:“古者,《风》採之民间,《雅》《颂》歌之朝庙。”朝庙[cháomiào]
汉语大词典(1).祭奠于宗庙。《春秋·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杜预注:“诸侯每月必告朔听政,因朝宗庙。”《后汉书·郑兴传》:“《春秋》书‘齐小白入齐’,不称侯,未朝庙故也。”清恽敬《顾命辨下》:“踰年即位必朝庙,朝庙必改元。”(2).指朝廷与宗庙。《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桓公乃命三国各具版筑……更为建立朝庙,添设庐舍。”清周亮工《书影》卷二:“古者,《风》采之民间,《雅》《颂》歌之朝庙。”
1.,今天正是黄霸天父亲七十大寿生日的祝寿日,黄家大院这花朝庙戏台装点一新,大大的“寿”。
读音:zhāo,cháo
[cháo]
[ zhāo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 cháo ]1.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
读音:miào
[miào]
(1)(名)旧时供祖宗神位的处所:宗~|家~。
(2)(名)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处所:土地~|孔~。
(3)(名)庙会: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