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弦琴
【拼音】:jiǔ xián qín
【注音】:ㄐ一ㄡˇㄒ一ㄢˊㄑ一ㄣˊ
【结构】:九(独体结构)弦(左右结构)琴(上下结构)
【繁体】:九絃琴
词语解释琴名。九弦琴[jiǔxiánqín]⒈琴名。
引证解释⒈琴名。宋太宗至道元年始作·将琴七絃增之为九,名曰:君、臣、文、武、礼、乐、正、民、心。见《宋史·乐志一》。
网络解释九弦琴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
综合释义琴名。宋太宗至道元年始作·将琴七絃增之为九,名曰:君、臣、文、武、礼、乐、正、民、心。见《宋史·乐志一》。琴名。宋太宗至道元年始作.将琴七弦增之为九,名曰君﹑臣﹑文﹑武﹑礼﹑乐﹑正﹑民﹑心。见《宋史.乐志一》。
网友释义yànhóngㄧㄢˋㄏㄨㄥˊ鴳鸿亦作“鷃鸿”。鴳雀与鸿鸟。两种大小悬殊的鸟。比喻人们才识的高下。元周伯琦《至正元年复科举乡贡进士纪事》诗:“讎校稽鱼豕,铨题辨鷃鸿。”参见“鴳鹏”。
汉语大词典琴名。宋太宗至道元年始作·将琴七弦增之为九,名曰:君、臣、文、武、礼、乐、正、民、心。见《宋史·乐志一》。
其他释义1.琴名。宋太宗至道元年始作.将琴七弦增之为九,名曰:君﹑臣﹑文﹑武﹑礼﹑乐﹑正﹑民﹑心。见《宋史.乐志一》。
1.后来各代皇帝也仿效改制一弦琴、二弦琴……直至九弦琴,南宋高宗赵构还特制盾形琴送臣下,以提示不忘武备。
2.不过,这张“逆天”的九弦琴最终还是没有流传下来。
3.如果说魅力和美丽并存,那犀鸟鲜花的九弦琴谣必然是首选,娇艳欲滴,是红玫瑰,也是爱情的象征。
4.后来各代皇帝也仿效改制一弦琴、二弦琴……直至九弦琴,南宋高宗赵构还特制盾形琴送臣下,以提示不忘武备。(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258224/)
5.后来各代皇帝也仿效改制一弦琴、二弦琴……直至九弦琴,南宋高宗赵构还特制盾形琴送臣下,以提示不忘武备。(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258224/)
6.不过,这张“逆天”的九弦琴最终还是没有流传下来。【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58224/】
读音:jiǔ
[jiǔ]
[ jiǔ ]
1.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2.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读音:xián
[xián]
(1)(名)弓背两端之间系着的绳状物;有弹性:弓~|箭在~上|改~易辙。
(2)(名)(~儿)乐器上发声的线:管~乐。
(3)(名)〈方〉发条:上~。
(4)(名)直线与圆相交;在圆周内的部分叫弦:正~|余~。
(5)(名)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弦。
读音:qín
[qín]
(1)(名)古琴。
(2)(名)某些乐器的统称;如钢琴、提琴、胡琴等:~键|~师|古~。